[摘要] 企業是導致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環境污染的主導力量。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揭示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和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是當前治理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文章針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關鍵詞] 企業 環境會計 信息披露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不斷加劇,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企業是導致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環境污染的主導力量。企業應該承擔起向社會公眾披露有關環境信息的責任,充分揭示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和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這是當前治理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
一、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目前發達國家的會計學界在環境會計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并在會計實務中廣泛實踐。相比之下,我國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不少問題。
1.企業缺乏環境信息披露意識
目前我國企業普遍缺乏環境信息披露意識,環境責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對建立健全環境會計信息公開化制度的重要作用缺乏認識。從決策有用論角度來分析,企業負有對自己的信息進行披露的責任,以指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環境信息也不例外。但是現在企業一味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只注重盈利,缺乏對社會的環境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企業進行環境信息的披露只是停留在強制性或者輕描淡寫的程度上。
2.環境會計實務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
目前,我國對環境會計的理論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理論上缺少統一的規則、方法和專業標準,環境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環境會計實務沒有相應的理論指導。在現行的會計制度中,還沒有建立與環保成本相配套的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主要體現在:一是內容不全面;一般只圍繞環保投資、排污費、資源利用、稅收優惠和環境認證等內容進行披露;二是會計處理方法不統一。由于各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的重視程度不同,會計處理方法也各不相同,會計處理顯得比較分散;三是在披露方式上,對環境會計方面的信息還是結合在傳統財務會計信息中披露的,沒有單獨進行處理。
3.缺乏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目前尚未制定出和環境會計相關的指導性文件,可以說,我國現行用于指導企業會計及其報告的法規制度,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基本上沒有做出什么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企業會選擇低調處理環境會計信息,以減少該類信息披露對企業的負面影響。
二、促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措施
1.加強對環境會計的宣傳,增強企業和公眾的環保意識
針對當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足,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環保教育費用的投入,加強宣傳教育。通過環境會計和環保知識的宣傳,一方面使企業本身充分認識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的密切聯系,建立健全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逐步主動自愿地進行環境信息披露。企業通過承擔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可以贏得聲譽,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使企業得以長期可持續地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群眾環保意識的加強,會主動實施和監督有關部門的環保行為,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
2.健全法律法規,制定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國家立法機關和政府職能部門必須制定健全的環境會計準則和制度,以及更為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準則,使環境會計有法可依,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有統一的標準。首先,應完善《會計法》。《會計法》是我國會計工作的最高層次規范,將環境會計核算、監督,以及環境信息披露列入《會計法》,以法律形式確定它的地位和作用,這是將它付諸實施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其次,要盡快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擴充報表體系,成為必須披露的內容,防止有關部門和企業的短期行為。最后,設立環境會計制度,即依據會計準則所規定的有關環境原則設計會計制度,使環境會計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3.加強環境會計理論研究,逐步建立完整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
會計理論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會計實務的進行。環境會計屬于新興學科,目前環境會計缺乏與實務相結合的理論體系,導致環境會計實務沒有相應的理論指導。這一問題引起了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關注并積極進行研究。西方國家在環境會計研究方面走在我國的前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要加強對環境會計理論的研究,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理論,對環境會計進行深入的探討,解決成本確認、計量等基本理論問題,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理論體系。
4.加強政府和社會監督,促使企業充分披露其環境會計信息
企業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為經營目標,往往不會全面、如實地披露對資源環境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因此,政府部門一方面可以借助法律手段,以立法的形式對企業污染物處理及排放進行強制性管制;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經濟手段,用補貼、征稅、收費等形式對企業污染物處理進行間接管制。社會中介機構可以通過專項環境審計,出具審計報告來加強對企業環境會計的監督,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根據國家有關環保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會計法規制度和準則,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實性進行審查鑒定,以保證其提供的信息能夠滿足相關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通過政府和社會監督,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企業充分披露其環境會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