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灼煥,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副市長。2004年,厭倦行政工作的他辭去了副市長職位,下海干實業養起了奶水牛。由于以前常年在基層分管農業工作,潘灼煥對奶水牛一往情深,現在“無官一身輕”的他終于可以放手大干,建立自己的奶水牛王國了。
目前我國80%的奶牛養殖和牛奶生產基地都集中在北方。雖然南方也有大量的草山草坡和農田,但一般的奶牛(像黑白花奶牛)都是喜冷怕熱,南方悶熱的氣候環境不適于奶牛的飼養。因此,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存在“北奶南調”的現象。
隨著“天天一杯奶”觀念的普及,南方市場對牛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為國際油價的大幅上揚,為緩解奶制品的運輸壓力,我國將大力構建南方奶水牛產業帶。其中,廣西、廣東、云南三省區將成為我國構建南方奶水牛產業帶的重點扶持省區。
由于奶水牛的生理特性非常適合于在南方熱帶及亞熱帶的氣候環境下飼養,2005年潘灼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牛研究所的幫助下,購進了一批巴基斯坦的尼里奶水牛、印度的摩拉水牛與當地水牛雜交后的三品雜奶水牛。三品雜奶水牛泌乳期可長達310多天,泌乳量可達2000公斤。由于長期處于領導職位的緣故,具有很強的大局意識和規劃能力的潘灼煥在買進奶水牛之前,就已經在廣西橫縣選好地址建奶水牛養殖場。
廣西橫縣全縣種植甜玉米,每年10萬噸以上的甜玉米秸稈為潘灼煥的奶水牛提供了豐富、穩定的飼料來源,而且橫縣的農民因種植甜玉米發家致富,村民有喝牛奶的習慣。在橫縣建立養殖場,潘灼煥不僅不用愁奶水牛的飼料問題,就連牛奶的銷售問題也解決了,當天擠奶當天銷售,可謂一舉兩得。
“市長養牛與別人不一樣”,為了擴大水牛奶的產量,使奶水牛養殖產業化,潘灼煥發動當地農戶買奶水牛入股他的奶水牛場,由他統一飼養管理。農戶除了每月每頭交納150元的飼養費外,奶水牛所生小牛和所產的牛奶都屬于農戶,且能從牛奶銷售中得到分紅。按潘灼煥的規劃目標,兩年后他的奶水牛場存欄奶水牛將達1000頭,到那時他的奶水牛養殖產業也將初具規模。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潘灼煥的水牛奶能暢銷全國。(央視《致富經》欄目供稿)
編輯點評:我國的水牛品種屬于沼澤型,體型較小,產奶性能低,其用途以役用為主。產奶性能好的水牛主要是指國外河流型水牛品種,像原產印度的摩拉水牛和原產巴基斯坦的尼里水牛。我國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曾大量引進這些優良的產奶型水牛品種用來改良我國水牛的產奶性能。因為目前我國的奶水牛品種基本上都是國外引進品種與當地水牛的多代雜交品種,其產奶性能和國外優秀品種差距不大。養殖奶水牛在我國還剛剛開始,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是一個廣泛被人看好的養殖行業。但任何項目都有風險,廣大農戶在選擇養殖奶水牛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水牛奶營養價值比一般牛奶要高,但奶水牛的產奶量只有一般黑白花奶牛產奶量的1/3,因此其養殖成本要高于普通奶牛。
2.水牛奶在我國廣大地區還沒有消費的習慣,目前其消費市場僅局限于廣西、廣東、云南等少數地區,全國市場還在孕育之中。
3.目前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沒有水牛奶的深加工企業,因此農戶在選擇養殖奶水牛項目時一定要詳細調研當地的奶源加工企業和銷售市場,以免造成水牛奶銷售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