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保有壓”政策如何精確定位?
《財經網》2008年9月5日
【背景】近日,央行發文強調,今年要確保新增信貸資源向“三農”、小企業和災后重建傾斜。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由于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以及中央銀行與基層金融機構之間,存在著目標和激勵的差別,“有保有壓”政策的實際執行可能南轅北轍。地方政府可能把中央關注就業的意圖,落實為關注GDP增長率;基層銀行也可能把中央銀行的從緊貨幣政策變成保大項目和大企業,壓小項目和小企業,以便同時滿足貸款規模控制和安全性的要求。
保增長不僅僅為了維持某一水平的GDP增長率,其內涵應該是保持就業的穩定和有所增加。
這是因為,歸根結底,只有就業才具有與通貨膨脹相對應的替代抉擇關系(trade-off),而且從中國現實來看,單純從GDP增長著眼并不必然保證就業增長目標的實現。
要特別防止誤用“有保有壓”政策,即把“?!钡恼咂蛴谀切┰鲩L效應大、而就業拉動效應小的部門,而把“壓”的政策施加在就業拉動效應大、而增長效應小的部門。
因此,宏觀經濟政策應做到兩點:一是在總需求的層面上抑制通貨膨脹??刂颇切└吣芎?、高污染和資源型的,即增長效應大于就業效應的行業或企業;二是應該把“?!钡闹匦拿闇试谧钣欣诰S持就業穩定和擴大的行業、項目和企業。
“熱錢”緣何長戀中國?
《財經網》 2008年9月3日
【背景】中國人民銀行在最近一期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也可能帶來新興市場資本流入逆轉的風險,須防范外匯資金大規模流出。
匯信資本董事總經理葉翔認為,國際上可投資的主要資產,一是歐美資產,特別是美國資產;二是石油等能源與基礎材料商品,國際性資產;三是新興國家資產。
美國資產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與國際間商品資產相比,后者的吸引力將會更大。因此,石油等商品價格將在較長時間內居高不下。中國作為發展潛力最好的新興市場之一,對 “熱錢”的吸引力將是長期的。
即使“熱錢”減緩流入中國,也是暫時的。這是因為7月中以來,國際投資者突然意識到,新興經濟體在歐美經濟衰退后,經濟也將受很大影響,即新興市場能夠“脫鉤”的看法,突然變得不成立。
另一個因素是,許多美歐投資者由于深陷美國危機,在歐美的資產已無流動性,需要將新興市場有流動性的資產變現,以幫助總部渡過難關。
一旦以上兩種影響程度明朗之后,價格調整將結束,財務投資者會再次進入中國,推高中國的資產價格,也使中國無法獨立自主地應用貨幣政策調節經濟。
因此,控制“熱錢”流入中國,將是一個長期工作,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手段,不能拘泥某些自由市場經濟的教條。
(以上內容詳見《財經網》www.caijing.com.cn“意見領袖”欄目http://www.caijing.com.cn/leader/)
本欄目其他重點提示
宋國青(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財政刺激計劃值得巴望嗎?
黃益平(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政府補貼購房有用嗎?
吳漢洪(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憑何判定匯源被購涉嫌壟斷?
楊宜勇(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各地為政”如何打亂社保轉續?
木內登英(日本野村證券金融經濟研究所經濟調查部部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短命政權”影響日本經濟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