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四十未為老,憂傷早衰惡。
前歲二毛生,今年一齒落。
形骸日損耗,心事同蕭索。
夜寢與朝餐,其間味亦薄。
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
畏老老轉迫,憂病病彌縛。
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藥。
白居易不僅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而且是一位善于思考的養生專家。他活了近80歲,比同時代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等的壽命都來得長,這在1000多年前是很不容易的,這得歸功于他平時非常注重養生所致。
白居易自號“樂天”,這表明他是個樂天派。其實他在40歲時還不是這樣的人,一天到晚愁眉不展,加上疾病的折磨,使得他未老先衰。他把自己與同歲的崔舍人做了比較,為什么自己形骸一天一天損耗,而人家卻容光煥發、精神灼灼呢?通過思考他發現,原來形體的盛衰和精神的憂樂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你越是怕老,老卻越逼你;你越是擔心病,病卻更加來纏身。自己覺悟到這樣一條道理,那就不用再怕老,也不用再憂病。于是他開始培養樂觀性格,成了一個樂呵呵的老頭子。
實踐的結果證明,樂觀的確是一種除老祛病的良藥?!拔防侠限D迫,憂病病彌縛。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藥?!卑拙右姿伎己蟮贸龅慕Y論,對現代人仍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