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單位樓下那幾棵枇杷樹的枝頭又掛滿或青或黃的枇杷。工作間隙,同事們都喜歡到枇杷樹下轉(zhuǎn)悠摘果子,別有一番樂趣。為了摘到枝頭上果大肉厚的枇杷,就連平時最紳士最淑女的同事也在樹下玩起了“助跑跳”。沒過幾天,能夠摘到的“精品”枇杷漸漸少了,只有“輕功”了得的人才能夠勉強摘到幾個大果子了。
下午下班時,我看見一個小男孩兒站在枇杷樹下,手里攥著一個裝滿黃澄澄的大枇杷的塑料袋。我笑著對小孩兒說:“誰給你摘的,不錯啊。”小孩兒露出自豪的微笑,說: “全都是我自己摘的!”我看看他手上也沒有竹棍之類的東西,表示不相信。小孩兒看我不相信,“忽”的一下子鉆到枇杷樹下,站上幾塊支墊好的土磚上,邊摘邊對我說:“你來看,真的好多啊。”我蹲下身子一瞧,矮矮的枝條上果然有不少大果子。原來大家每天老是伸長脖子想著高處的枇杷,居然完全忽略了這些低矮處很容易摘到而且并不差的果子。
想想,有些時候我們對生活的追求也是如此,總是念想著高處的果子最好,跳呀跳,蹦呀蹦,希望能得到最高最好的果子,那樹上的果子卻依然是高高在上,盡管我們很累很累;卻很少蹲下身子,關(guān)注最容易摘到的好果子,于是和那些果子就此錯過。
(摘自《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