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梅花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為傳統的名貴花卉。
梅是一種品格高潔的奇木,它冰清玉潔,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幽香宜人。別的花多在春天才開,它卻偏愛寒冬,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正所謂“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開天下春”。梅花自古以來便是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的象征,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歷代文人雅士均鐘愛梅花,他們或以其寄情,或以其言志,或以其喻美。比如北宋詩人林和靖一生未娶,在杭州西湖孤山下隱居20余年,種梅養鶴,素有“梅妻鶴子”之說。他酷愛梅花的冷香滋味,縞素襟懷。每年梅花即將開放之時,他便不再外出,從早到晚,盤桓在梅樹之間,或在梅下品茶,或在花間飲酒,細察梅花的品性,揣摩梅花的風骨,長吟短詠,臨風提筆,寫下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詠梅名句,為后人千古傳誦。
后來者更有南宋詩人陸游的“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元代大畫家王冕自號“梅花屋主”;近代金石書畫藝術大師吳昌碩愛梅成癖;國畫大師張大千一生種梅、賞梅、畫梅、詠梅,自喻為“梅癡”。
愛“梅”之心,人皆有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庭院、居室引種或盆栽梅花,以寄情怡性,而如何侍弄梅花,乃是一門學問。
一弄“活”——移栽
從花卉市場買來苗木后,首先要選好移栽地點。梅花怕澇,定植梅花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之地。最好能栽在表土深厚,含腐殖質較多,排水透氣良好,pH值為6.5~7.5的沙土中。定植時間,黃河以南大部地區可于冬季以前栽植,有利于梅花提前扎根生長。北方干旱地區,可于春天栽植。
苗木栽植前要挖好約1米見方、深60~70厘米的定植穴,穴內先填入約30~35厘米厚的肥土,然后再把梅株放在穴的正中,邊覆土邊踩實。若土壤過于黏重,須在樹穴內加細沙石、碎桔桿或煤灰等,以利于排水。栽植前須將過長的根系修剪一下,有條件的最好將根系沾泥漿后栽植,泥漿內可加入生根粉、多菌靈、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在北方栽植的苗木,枝條應盡量多剪去一些,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為防止大風吹搖,可用竹木竿三角固定。北方寒冷地區頭兩年上凍前要適當培土保護,馴化幾年后便可解除防凍措施。
二弄“茂”——養護
(1)澆水。梅花最怕水浸,但也不宜太干燥,梅的根部不能長時間處在排水不暢的濕土壤中,否則易根爛致死。因此對栽種于庭院中的梅樹,干燥季節應適度澆水,雨季必要時可挖溝排水。
盆栽梅花更應注意水分的控制管理。生長季節,6~7月份以前(即花芽分化前期),應保持盆土濕潤,保證營養生長階段水分的供應。7~8月份,花芽分化期,應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干到新稍萎蔫下垂,部分葉片萎縮,然后再澆透水。這樣“扣水” 2~3次,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否則花芽就不易形成,來年就不開花或開花極少。有些人養的盆梅不開花,這是一個主要原因。但是,失水過度,澆水后葉片仍不能恢復正常,也會影響花芽分化或死亡。
7~8月份花芽分化完成后,恢復正常澆水。冬季溫度較低,需水較少,應不澆或少澆。北方春天及春夏之交,氣候干燥,可經常向老梅樁及小盆梅上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2)施肥。梅花較耐貧瘠,一般不需要施肥過多,過多則枝葉徒長,花芽不易形成。施肥的原則是少量、多次。花芽分化前以氮肥為主,可施腐熟的人糞尿和豆餅水,也可加施少量尿素,以10天左右施肥1次為宜。7~8月份,花芽分化后,以施磷、鉀肥為主,每月施肥2~3次,并在施肥后的第2天早晨澆1次“回頭水”。
三弄“俏”——修枝
古人贊賞梅花,除了色、香外,還特別注重其枝姿的美和韻味。清人龔自珍曾說:“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上,正則無景;以疏為貴,密則無態。”因此,對盆栽梅枝條的修剪、塑形也非常重要。
盆栽梅花謝后即可及時進行整形修剪。先剪除枯枝、病弱枝,花后枝條一般留含2~3個飽滿芽的短截,注意去直留斜。春季萌芽后,過密或方向不理想的芽要及時除去。一般來說,樁上所有新發枝長到10~15厘米時,按生長快慢全部摘心(剪除植株主枝或側枝上的頂芽,有時需要把生長點連同頂端的幾片嫩葉一同摘掉)。過一段時間,每一個摘過心的枝條又會發出1~3個新枝,每一個新枝長到15~20厘米時再摘心。經過2~3次摘心,即可有效控制枝條的瘋長,花蕾形成還可增多。但對長勢弱的樹樁,盡量保留枝芽,以“葉茂”促“根深”,增強樹勢。
如果您還有閑情逸致,可對梅樹進行各種風格的塑形,做成“游龍式”、“三臺式”、“順風式”等各種姿態,不過那又是另一套學問了,在此不再贅述。
注:傷根嚴重而又忌濕的花卉,在翻盆換土后一般不立即澆水,而是在遮蔭情況下采用噴水方法,等到新梢萌發后才澆水(叫扣水)。木本花卉在花芽分化階段暫停澆水或減少澆水次數與量,以進行干旱鍛煉,促進花芽分化,也叫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