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們稍一活動就會出汗;而冬天,由于天氣寒冷,運動量減少,出汗也就少了很多。事實上,出汗能將機體的一些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保持身體“潔凈”,還有調節體溫的作用,所以天氣冷也要適當地出出汗。
中醫認為,正常汗液主要作用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是人體抗御外邪侵襲的主要手段。如中醫采用“汗法”治療感冒,就是通過發汗促使人體對抗、排出外邪。其二,適當出汗可以調整陰陽,疏通氣血。《黃帝內經》中有“陽加于陰,謂之汗”的說法。因此,適當出汗,有助于調整機體陰陽平衡;而氣屬陽,血屬陰,所以正常情況下的出汗,也可以起到調節陰陽,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
人體的出汗方式有三種:溫熱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和味覺性出汗。冬日保健,提倡通過運動達到適當的溫熱性出汗,這對人體各臟器組織代謝有促進作用。但必須要注意出汗的量與度,不能為了追求痛快而揮汗如雨,畢竟汗液是人體腺體分泌的液體,出汗過多會破壞人體內環境的穩定。適度加大運動量增加出汗對于正常人來說是一種良性刺激,但對一些人來說并不適合,包括處于三期的婦女(經、孕、乳期)、身體較弱的老人及兒童、屬于陰虛體質(身體消瘦、容易上火)的人。這些人本身體內水分就不足,增加出汗量可能會加重水分丟失,損害健康。
那什么樣的運動比較適宜冬季呢?總的原則是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年輕人或身體較好的中年人可選擇跑步等強度較大的有氧運動,鍛煉時間應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鐘;老年人或體質偏弱的人,可選擇快走、慢跑、爬樓梯、太極拳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以全身微微出汗,感到舒適為度。
此外,泡熱水澡也能發汗。水溫以40~42℃為宜。當水溫高于體溫時,機體會通過排汗來維持體溫,但這種方式時間不宜太長,每次10~15分鐘即可。
(作者為成都中醫藥大學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