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不斷上漲的醫療費用開支給員工醫療福利的主要提供者——企業和個人帶來的巨大負擔,美國的企業、醫療服務供應商和咨詢公司等相關機構,通過不斷嘗試而得出的卓有成效的創新員工醫療福利實踐值得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其中的整體員工健康管理策略,強調在員工健康的時期就開始積極地采取措施幫助他們防范未來的健康風險,對中國的企業尤其具有借鑒意義。美國企業把員工的長期健康上升到企業的資本來看待,把在醫療保險和健康管理上的投入列為一項戰略投資,而不純粹是成本費用,這些先進、前瞻的理念值得所有立志長期發展的企業學習。
不堪重負,催生員工醫療福利創新
美國的醫療保障體系主要由政府出資的公共醫療保障體系和企業或個人出資的商業醫療保險體系構成。在全球的主要經濟實體之中,美國的醫療支出一直居高不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顯示,2006年美國醫療支出達到一萬六千億美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遠遠高于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美國的人均醫療支出為6714美元,而印度和中國僅為96美元和62美元。

在美國,員工的醫療福利主要由雇主提供團體醫療保險,但雇員也通常需承擔一部份保費。在過去的十年里,由于慢性病發病率增高、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方式轉變,以及醫療技術進步、新藥品的研發成功和使用等原因,員工醫療福利成本不斷攀升,其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薪資平均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美世發布的《2007年美國雇主資助的員工醫療計劃調研報告》顯示,在2001~2003年中,美國每年員工人均醫療成本呈現驚人的雙位數的增長。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由于美國的企業在過去幾年里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的措施來控制醫療成本,員工人均醫療成本的增長率在過去三年逐漸回落并穩定在年增長6%的水平。
縱觀近年來美國企業在控制醫療成本方面的嘗試和實踐,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類:成本轉移策略、消費者導向策略和員工健康管理策略。
成本轉移策略是指企業在設計團體醫療福利計劃時,通過讓員工分攤一部分成本,或要求員工在每次就診時個人承擔一定比例或金額的醫療費用,或設置全年免賠額的方式,將員工醫療福利成本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這種方式見效最快,并對員工醫療成本增長放緩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消費者導向策略是指企業在團體醫療福利計劃的設計中,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提供更多的信息幫助員工做出如何使用其醫療福利的決定,以及通過激勵措施引導員工做一名精明的醫療消費者,從而達到醫療計劃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消費者導向醫療計劃(Consumer-Directed Health Plan,簡稱CDHP)”可謂是消費者導向策略的代表。許多大型美國企業允許員工選擇參與傳統的員工醫療福利計劃,包括“優先供應商組織計劃(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簡稱PPO)”和“健康維護組織計劃(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簡稱HMO)”,或者參與新興的“CDHP”。典型的CDHP是一個高免賠額醫療計劃和一個雇主資助的“醫療報銷賬戶(Health Reimbursement Account,簡稱HRA)”或“醫療儲蓄賬戶(Health Saving Account,簡稱HRA)”相結合的計劃。未使用的醫療福利資金可以累積到未來年度用于醫療費用開支,這樣可以鼓勵計劃的參與者明智地使用累積的資金。如果員工使用該計劃報銷醫療費用,那么他需要承擔一個較高的全年免賠額;如果他使用計劃允許的預防保健服務,如年度體檢、打疫苗、兒童保健等,則不適用免賠額。這樣的計劃設計鼓勵員工采取更多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以減少未來因疾病導致高額醫療支出的機率。如果選擇“醫療儲蓄賬戶”,存入賬戶里的資金是免繳個人所得稅的,可用于支付退休后的醫療保險費。
雖然消費者導向策略操作起來比成本轉移策略復雜得多,但美世的調研顯示,許多企業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策略。美世2007年的調研數據顯示,美國大型企業(指員工人數在500人以上的企業)的CDHP的成本比PPO和HMO低得多。CDHP員工人均醫療成本是5903美元,而PPO和HMO分別是7429和7486美元。雖然CDHP和PPO相比最明顯的成本差異原因是CDHP免賠額較高,但這并不是惟一的原因。年免賠額在1000美元以上的PPO員工人均醫療成本是6944美元,仍高出CDHP許多。

除了消費者導向策略以外,員工健康管理策略可謂是美國近十年來最流行的員工醫療福利成本管控手段。許多企業都相信員工健康管理策略有助于控制醫療成本、改善員工健康狀況和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根據美世的調研結果,美國80%的大型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實施了員工健康管理計劃。
未雨綢繆,推行員工整體健康管理
有別于傳統的醫療福利計劃,員工健康管理策略強調的是整體健康管理的理念。傳統的醫療福利計劃只考慮在員工發生意外或疾病時為員工全部或部分承擔醫療費用,而整體員工健康管理考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通過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員工保持他的健康狀態,規避健康風險;幫助已經存在一定健康風險的員工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或消除他們的健康風險,延緩或避免某些疾病的發生;幫助患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員工通過合適的醫療和護理,減輕疾病癥狀,降低他們的缺勤率和醫療費用開支。
根據美世的調研結果,美國大型企業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方式進行員工健康管理:
健康風險評估(Health Risk Assessment,簡稱“HRA”)
有56%參與調研的大型企業提供的健康風險評估計劃是員工健康管理的基礎。它提供給企業關于員工健康狀態和生活習慣等有價值的信息,企業可以根據這些信息有針對性地為員工設計一些目標行為方式變革計劃,如戒煙計劃、減肥計劃等,這些信息也可以應用于疾病管理和個案管理。當健康風險評估被個人重視時,它常常能有效地推動生活方式的改變。幾乎三分之一的大型企業和超過一半的員工人數在2000名以上的企業相信吸煙、不良的飲食習慣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慢性病的發生,因此盡早地協助員工改變這些不良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有很嚴格的保護消費者個人隱私的法律,企業不會得到任何員工的個人健康信息,但是仍可通過評估企業整體的健康狀況來設計有針對性的方案。

健康管理網站和護士咨詢熱線
企業會主動為員工提供信息,讓員工可以更主動地參與自身的健康管理以及與醫療服務供應商有更好的溝通。78%的大型企業提供健康管理網站,76%的企業提供護士咨詢熱線。
疾病管理計劃
疾病管理計劃用于幫助患有某種特定疾病的員工改善健康狀況,減少住院或發生殘疾的可能性。參加美世調研的三分之二的大型企業和86%員工人數在2000名以上的企業為一種或多種疾病提供疾病管理計劃,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是最常見的需要管理的疾病。
個案管理和臨終個案管理
個案管理是員工健康管理計劃的常見組成部分。76%參加美世調研的企業為患有多種疾病或病患情況復雜的員工提供個案管理計劃。42%的企業提供臨終個案管理計劃。
如果沒有員工和其家庭的參與,健康管理計劃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許多企業同時也采取一些激勵措施來提高員工參與的積極性,比如員工如果完成了一次健康評估、參與或完成了一個特定生活習慣改變計劃,或參加了一個疾病管理計劃,都可以獲得獎勵。
實施員工健康管理計劃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一定的資金投入。55%的員工人數在2000名以上的企業表示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來衡量員工健康管理的投資回報。衡量的方法之一是分析員工的缺勤成本。美世《2008年美國員工缺勤成本調研報告》顯示,在美國由于員工缺勤導致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占工資成本的比例高達36%。由此可見,通過員工健康管理降低員工因疾病缺勤為企業帶來的財務損失極其重要。
因地制宜,中國企業如何起步
美國嚴峻的醫療福利現狀催生了創新的員工醫療福利管理方法和實踐。那么,這些創新的方法和實踐對我們中國的企業是否有借鑒意義呢?
中國大部分企業成立的時間還比較短,員工的平均年齡也比較年輕。但我們不可避免地能預見到,隨著員工隊伍的逐漸老齡化和醫療服務價格的不斷上漲,中國的企業在不遠的將來也會面臨如何應對醫療福利成本上升、減少員工缺勤率、提高員工生產力這些挑戰。有170多家企業參與的美世《2008年中國員工健康和福利現狀調研報告》顯示,88%的企業對員工現在和未來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50%的企業計劃在未來一年內推出新的員工健康管理計劃。
在中國,美世建議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設計和實施適合本企業的員工健康管理計劃:
員工健康風險評估和健康管理計劃診斷
首先對相關數據,包括員工結構、健康狀況、目前醫療福利的使用情況、因疾病導致的缺勤率等數據,進行多維度的深入分析,找出本企業員工中存在的健康風險。其次,對本企業現行員工醫療福利和健康管理計劃進行逐項評估,診斷這些計劃或措施對于評估出來的本企業員工健康風險來說,是否有很好的針對性,是否存在缺陷或不足。
制訂員工整體健康管理目標
一套完整的健康管理方案通常應圍繞以下目標制訂:健康狀態保持——讓身體健康的員工保持健康狀態;健康風險管理 ——幫助存在健康風險的員工發現、消除和管理他們的健康風險;慢性疾病管理 —— 為患病的員工提供援助,控制病情,避免惡化;人身傷害管理 ——幫助受傷的員工盡快痊愈,返回工作崗位;疾病缺勤管理 —— 確保缺勤的合理性和必需性,盡量幫助員工縮短缺勤的時間。
制訂員工整體健康管理計劃
最后,針對處于不同健康狀態的員工設計一套整體的員工健康管理計劃,并在實施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溝通和激勵,提高員工的參與度和計劃的有效性,最終達到讓盡可能多的員工處于并保持健康的狀態,幫助患病的員工提高出勤率和降低醫療費用的目的。
中國企業在參考美國企業的醫療福利實踐設計本企業的整體員工健康管理方案時,需要注意因地制宜,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和員工民意調查的結果,找出適合我們中國員工特點和需求的健康管理計劃,結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定期評估實施的有效性,以及采用合適的方法衡量計劃的投資回報。企業在采取整體員工健康管理策略時,如果對這幾個環節都能夠進行周密的考量和計劃,相信在中長期能夠對維持和提高員工的健康和生產力產生明顯的效果。
(本文作者系美世醫療及員工福利中國區總監,本文根據美世的調研和研究成果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