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雕塑家孫紹群新近完成的一組雕塑,歷時近一年多了。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雕塑家,他接過了前輩們手中賴以生存的寫實技巧。
這組雕塑已進行到第8件。去年初,湖北的一個師范大學曾邀請他去做一個大型的毛澤東像,由此讓他萌發了做一批精品雕塑的想法。在他看來,文革時期的偉人像雖然做了很多,做得好的卻太少,而且千篇一律,概念化、程式化。他要把這些年來對寫實雕塑的理解全部傾注進去,就好像是雕塑的鑄造過程,除了銅以外還需其他金屬元素配比,雕塑經過脫胎換骨之后,最終還原出比原作更為光彩的藝術效果。為此他經過數月的精心準備,收集了數百張圖片,還特地去歐洲考察了一趟,開始了辛勤工作。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由一張原始照片的某一角度到一件立體的雕塑,實際上是一次再創造的過程。他是在重塑經典、重塑歷史。照片是凝固的瞬間,雕塑才能做到使瞬間達到永恒。由平面到三維立體,由黑白肖像到更加耐人尋味的凝固空間。長期從事雕塑教學使他的腦海中有了一個比常人更加清晰的人物“建模”,才有了今天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可以多角度觀賞的精品雕塑。他的雕塑達到了一個高度,一個前輩們沒有達到的高度,讓毛澤東由神還原到人。雕塑家尊重了歷史,還原了歷史。

他是少數文革期間到天安門廣場見過一代偉人的雕塑家。人們對那段歷史的記憶已開始模糊,透過這批作品,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面對昨天,同時對他未來的作品充滿期待。

孫紹群,1952年生,1982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現為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雕塑藝術研究所所長。其作品《巨人的腳步》入選2001年“北京申奧體育美展”并被收藏,《新浪潮》入選2001年“西湖國際雕塑邀請展”,《雨后春筍》、《同心結》入選2002年“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羅格像》入選2003年“中國雕塑精品展”,《沙漏—時間備忘錄》入選2004年“全國第十屆美展優秀作品展”,《蒸蒸日上》獲2006年全國城市雕塑“優秀項目獎”,《裘法祖》入選“2007上海雕塑年度展”
(責編 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