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ATS!Max Mara,意大利時尚55年”展覽于10月19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揭幕。該展覽是一次藝術設計和服裝工業進程的發現之旅。觀眾可以透過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設計的70件大衣來體味麥絲瑪拉(Max Mara)的輝煌歷史。
同日晚上,在北京的798工廠,麥絲瑪拉舉行了名為“Starry”(星光熠熠)的盛大晚會,同場舉行時裝展。大會邀請了包括張曼玉、郭晶晶、舒淇、名模馬艷麗、裴蓓等明星參加,場面十分熱鬧。
時尚展廳,展現歷史
在美術館里,參觀者更將透過自1950年代至今設計的70多件大衣品味麥絲瑪拉的輝煌歷史。展覽分割成不同的主題區,相互交織且相互關聯,講述品牌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各個主題分別著重于公司發展中特殊的歷史性和文化性階段:麥絲瑪拉集團的誕生,她與時尚雜志的關系,她的創造性,她的廣告形象,最后是其工業生產。展覽中所見的很多珍貴材料都直接來自麥絲瑪拉的歷史檔案。
穿過第一批服裝產品、出版物及照片,參觀者將進入一個多媒體“走廊”,它非常典型地呈現了公司的意大利特質。動態的圖片、投影圖像及影像資料使參觀者深入了解麥絲瑪拉的質量、創新、設計、專有技術及研究工作的全貌。
黑白色調的帷幔引領參觀者進入到上個世紀50年代的展覽區域,打開了依照年代順序回顧歷史的大門。在第一類大衣側面,沿壁排列了5本超大型的“書籍”,其中包括照片、草圖、影像資料及文字內容。接著,參觀者面前再現了一個資料庫:墻壁上布滿書架,陳列著服裝模特和原版古典書籍。參觀者如同進入了一個特別的、與眾不同的空間,空間里的壁紙均以雜志頁面構成。表現了上個世紀60年代她與時尚雜志的關系。在顯示70年代至80年代創造性的展室,巨大的不規則形狀陳列柜沿著墻壁而列,傳達著麥絲瑪拉創造力及藝術之間牢固的聯系。最顯著的陳列柜展示著標志性麥絲瑪拉著名的風格化大衣的款樣。90年代展室顯示全球化形象:堆積的燈箱在空間中形成了復雜的構造,揭示了麥絲瑪拉與一些最著名的時裝攝影師之間的合作,一些攝影藝術家的原創圖片以馬賽克的樣式拼接在一起。展廳行程的末尾處設置了6個多媒體展示臺。主題為“生產:從21世紀初至今”。 當人們觸摸起一件大衣的細節部分(接縫、衣袖、衣兜等)時,一個動態場景將被激活,從而帶領參觀者進入一個麥絲瑪
拉工業生產的質量和精華的學習過程。

麥絲瑪拉,永不衰退的品牌
麥絲瑪拉來自于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意大利小城瑞格吉#8226;艾米利亞。在設計師阿奇利#8226;瑪莫蒂的努力下,麥絲瑪拉得以成為意大利制衣業的代表。阿奇利#8226;瑪莫蒂的家庭制衣業可以追溯到曾祖母的年代。在上個世紀,瑪莫蒂家族就開始為瑞格吉#8226;艾米利亞地區的女士量身定作衣服。到了瑪莫蒂母親的時代,他們創辦了專業的縫紉學校,這個家族對于縫制衣服的熱忱,竟代代相傳了下來。除了意大利之外,學校在瑞士也有分校。
提出成衣概念,創辦時尚品牌。
阿奇利#8226;瑪莫蒂 l951年在獲得法學學位,當時的潮流之都巴黎為他帶來了創作靈感,首先在意大利提出了成衣的概念。他并非全盤套用法國時裝,而是以意大利人的創造力加以反思、重新設計。麥絲瑪拉初創時的目標是為女人的衣櫥提供基本的組成部分,漂亮的大衣、剪裁考究的套裝、優雅的裙子,不僅要做到價格合理,而且要領導時尚的潮流。當時,瑞格吉#8226;艾米利亞小鎮還沒有這樣的時裝店,只有裝滿一匹匹布料的布店。當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說服這些布店來經營成衣。在戰后的意大利,買件新大衣對一個女人而言是件大事。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怎樣才能將創意和時尚融入設計過程當中去,購買永不過時的衣服。阿奇利#8226;瑪莫蒂采用了相當現代的經營理念,率先以制衣廠和布料為基礎創造出時髦的衣服。他專為18歲~30歲為追求獨特風格的年輕女性而設計,由當時的一家小型制衣廠開始,通過縫制一件大衣和兩套套裝創立了第一個麥絲瑪拉系列,從而使家庭的財富迅速攀升。60年代末期,他發現單單生產優質的外衣和套裝己不足夠,還需建立形象,奠立風格,這使他的品牌的獨特形象更加鞏固。

到了70年代時,麥絲瑪拉已逐漸擺脫60年代迷你裙的性感色彩,追求另外一種風格,以“意大利制造”為務實的職業女性提供剪裁恰當的服飾,從此,麥絲瑪拉在時裝世界中建立了穩固的地位。麥絲瑪拉屬下出現多家的獨立公司,配合不同女性的風格創立不同的服裝系列。時至今日,麥絲瑪拉己擁有29個系列的時裝,1998年春季又創立了自己的眼鏡系列,2002年秋冬創立了襪子系列。自創辦50多年后,麥絲瑪拉成為一個國際性的集團,己成為意大利成衣的典范,也是全世界年輕設計師參考的對象。
另辟奚徑,堅持使用自制布料。
與巴黎服裝業以女服設計為中心不同,意大利時裝根本之點是制作布料,布料一直都是第一位的。在之后的幾十年中,成千上萬的時裝公司向阿奇利#8226;瑪莫蒂學習,并宣稱自己把握了女性服裝的脈搏。上個世紀60年代,設計師的創意在麥絲瑪拉大放光彩。到70年代,公司開始雄心勃勃地向國外開拓業務,并以它最大的長處——自己研究和制作布料取勝。在麥絲瑪拉總部附近,分布著一些布料加工廠和制衣廠網絡系統,他們負責為全世界的麥絲瑪拉時裝店生產出經典的服飾。麥絲瑪拉自有獨特的方式將時尚發揮到極至。即使當公司的贏利面臨巨大挑戰時,主管人員也能堅持住最初的想法,堅持使用自己制作的布料。

麥絲瑪拉的經營之道
麥絲瑪拉的經營之道首先來自于經營者對于時尚的理解。時尚不僅涉及到衣櫥里已有了的衣服,也涉及到新衣服的購買,是一個新舊衣服搭配在一起的問題。這是一種戰略。比如有一種女人,她會一直保留60年代在卡普里島買的平底涼鞋,到現在穿起來還會形成一種新的潮流,她的衣服是她獨創的服飾風格的一部分。
集團董事長及創始人阿奇利#8226;瑪莫蒂的兒子之一柳吉#8226;瑪莫蒂說說,“這并不是說要不斷地改頭換面,而是需要不斷地革新,朝著某個方向不斷發展。要測試某種設計風格是否能超越時間的影響,歷久恒新,就是將它跟不同的配飾配穿——包括細錐的高跟鞋、長筒靴或者寬腰帶,如果看上去效果都很好,那么就會心中有數了,創造出的絕對不會是過時的,就像麥絲瑪拉的雙排扣駝色大衣,多年來僅對它做過極其微小的改變,但現在仍是最暢銷的服裝。因為這將是女人們的需要。


1983年麥絲瑪拉時裝店開始推行特許經營店,集團銷售網幾乎已涵蓋整個意大利市場。店面的裝飾秉承簡約設計的傳統,采用明亮新穎的材質、顏色搭配得宜,襯托出產品的特點。遍布于世界的麥絲瑪拉集團主要分成7個主要公司和品牌,其中有穿著很舒適的darina Rinddi、富有動感綜合最新時尚的SportIIlax等。
目前在中國的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大連、沈陽、廣川、深圳、長春、杭州都可以找到麥絲瑪拉的專賣店,其中北京東方廣場的店鋪是麥絲瑪拉在亞洲的旗艦店,面積共368平方米,坐落于中國具有幾百年歷史的王府井大街上,兩種經典氣質互為映襯。
麥絲瑪拉在美術館的展覽此前先后在德國柏林文化中心和日本東京森美術館舉辦,北京的展覽于11月12日結束,之后該展還將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舉辦。

(責編 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