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稅調整對中國的汽車消費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這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或許,這僅僅是車場改革的開始……
8月下訂單后,馮偉明算是趕上了汽車消費稅調整前的最后“一班車”。
馮偉明是某服裝公司總經理,年初他就有換車計劃,可是遲遲沒有定下買,直到今年5月份,他聽到汽車消費稅即將調整的傳言。隨著這股風聲越來越猛,他最終決定要買一輛排量較大的車,在他看來,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直到今年8月13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決定從2008年9月1日起調整汽車消費稅政策。這場關于消費稅的調整在沸沸揚揚的爭吵中終于得以塵埃落定。
然而汽車消費稅調整政策的出臺,給當前略顯平靜的車市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消費稅調整對中國的汽車消費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這成為普遍關注的焦點。或許,這僅僅是車市變革的開始……
漲聲一片
本應從以往市場來看,7、8月是車市的淡季,但因大排量車的消費稅將要上調的傳聞,國內車市本該在夏天的傳統淡季與奧運會的影響下“平淡度日”,結果自6月起到本月就一直“變身”為旺季。
馮偉明和其他購車人一樣,選一款車,主要是車的舒適性、實用性、可靠性和確定無疑的安全性等,他最終權衡、比較,42升排量的奧迪A8讓他心儀。
那么,一輛售價在142萬元的奧迪A8,在消費稅調整后,馮偉明要多出25萬元左右。
其實,這次汽車消費稅調整主要是“抑大揚小”,排氣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車,稅率由15%上調至25%。像馮偉明想要的奧迪A8,排氣量就在4.2升,而4.0升以上的乘用車,稅率調整更大,由20%上調至40%。
5月有調稅傳聞后,大排量的車6月開始出現搶購狂潮,銷量較5月增長50%。
馮偉明又觀望一陣后,8月中旬,他決定,搶在消費稅調整之前買一輛。他來到北京中潤發奧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這里人潮涌動,和他一樣都是來訂購車的。離他不遠的訂購電話響個不停,售車咨詢人員一會兒都沒有歇著。
8月依然持續著7月的賣車高潮,大排量豪華車的銷售出現了井噴式增長,像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比平日多賣出1000輛,增幅達到50%,市場中,像Q7和豐田大霸王這些車型都斷貨了。
“消費稅調整主要是針對進口車。”北京中潤發奧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一位姓穆的顧問給馮偉明解釋。
就在消費稅調整的前一周,和奧迪4S店一樣,前來雷克薩斯的經銷店咨詢的消費者也明顯增多,自今年5月份開始,店里庫存也在這個帶動下慢慢消化。
在消費稅調整前,一直很緊俏的大排量寶馬進口車已經缺貨,到4s店里詢問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但都一些消費者均被告知已無法按之前的價格買到中意的車型。
北京市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介紹,6、7、8這三個月,平均每個月的大排量車銷量都比5月增長30%至40%。
汽車消費稅調整之前就是這么一個狀態——需求量比較大,但車源較少。
和馮偉明一樣的,一些在8月底預訂的客戶,等到車輛到店時,已經是在9月1日以后,消費稅是按生產日期繳納的,如果新車是在9月1日后生產,便會是消費稅上調后的新價格體系。
比其他購買者幸運的是,馮偉明所要的車型,奧迪4S店里還有僅剩的一輛,雖然經銷商給他高于當時市場價7萬元的價格,但他看著不少和他一樣中意奧迪A8的購車者拿著高于10萬元的票子排隊等待,他毫不猶豫地付了款。
冷熱兩重天
馮偉明的奧迪A8下了訂單后的一個星期,就是9月1日——汽車消費稅調整的第一天,也是大排量車征收“奢侈稅”的第一天。
就在那一天,幾乎所有的進口豪華車價格都普遍上漲,買賓利雅致RL,消費者將多支出100萬元,買豐田陸地巡洋艦4.7LN高配置版將多支出27萬元,買路虎攬勝4.4L最高配置版將多支出34萬元……少則4萬至5萬元,多則20萬至30萬元。
說馮偉明比較幸運,是他去的4s店還有存貨。消費稅調整前的八月,一些經銷商就特別精明,開始囤貨,想在消費稅調整的政策出臺后,以高價賣出,謀取高達數十萬元的差價利潤。
消費稅實施的第一天,市場中漲價最多的是比馮偉明買的奧迪A842升排量還要大的奧迪A8L6.0W12,以及6.0升大眾途銳、寶馬760、奔馳s600等超大排量的個別車型。
羊毛出在羊身上。馮偉明在新消費稅政策實施前就認識到,大多數汽車廠家或進口商面對如此高的上漲壓力肯定不會給消費者買單,那么最終約2/3的漲幅還是轉嫁到終端的消費者身上。
和8月馮偉明看到的搶購火爆場面不同,一進入9月,購買大排量車的用戶急劇下滑,市場的銷售簡直就是冷熱兩重天。
北京市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銷售人員一改往日積極主動地上前推銷,部分從事進口車貿易的經銷商正坐在店內閑聊,對來回穿行的顧客仿佛熟視無睹,只有顧客主動詢問才能得到經銷商的回應。買方市場在這里、在此時變成了賣方市場。
亞市近期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9月1日前一周亞市出庫的進口車為214輛,而9月1日后第一周出庫的進口車僅為11l輛,下降了48.13%。
“9月1日前后進口車出庫的變化很明顯,消費稅調整后對大排量車的確起到了暫時抑制的作用。”亞市商務部部長郭詠說。
以奔馳和豐田吉普系列為例,奔馳9月1日前一周為52輛,9月1日后一周則為20輛,下降61.54%;豐田吉普,9月1日前一周銷量為70輛,9月1日后一周則為37輛,下降47.14%。
盡管很多廠商在調整后還處于觀望、等待,沒有官方宣布調價,但大排量車的經銷商都已經開始按照消費稅調整方案實施了新的價格體系。
從市場看,大排量車集體漲價的范圍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之間,就是消費稅實施前后一周,大排量車的銷量就有明顯地下降,短期內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隔靴搔癢
從短期來看,大排量的車在消費稅實施后不久就起到當初預期的效果,可謂“少人問津”,但政策對小排量的車似乎奏效不大,從銷量上,小排量的車也未見上揚。
馮偉明公司一個畢業剛3年的員工陳露,在她看來,買車主要是用途和性價比,排量大的車既買不起也耗油,而她買個車就是上班代步。
9月1日后,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車,稅率由3%下調至1%。從價格上看,調整的范圍不到1000元,對于陳露這樣的工薪階層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各生產小排量車的廠家還是積極響應,在價格上做出了相應的優惠。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小排量汽車有0.8升的奇瑞QQ、哈飛路寶、吉利美日、一汽夏利、長安鈴木的奧拓、上汽通用五菱的spark等,除了長安鈴木和上汽通用為合資品牌外,其余企業均是自主品牌企業。
比亞迪在9月初上市的F0給出了3.69萬4.69萬元的售價,這是新消費稅調整后,比亞迪首款將下調的部分返還給消費者的車型。
你方唱罷,我登場。
奇瑞公司也高調地宣布,QQ30.8L、1.1L兩個排量7款車型價格下調2000元,調整后的售價為30800元到50800元。而QQ3價格大幅下調,也是消費新政出臺后,微轎市場的首例。
另外,長安奔奔也有最高1500元的降幅,長城精靈優惠更是高達3000元,希望以此提高它一直表現不佳的銷量。
對于每月吃死工資的陳露來說,便宜千余元確實是隔靴搔癢,但能買到既便宜,性能又好的車那是再好不過了。
憑借著可愛的外形和優惠的價格,奇瑞終于俘獲陳露的芳心。
從亞市的銷售來看,奇瑞的小排量車在新消費稅出臺后銷量有一定的提高。可面對9月份中高級車瘋狂的降價,微轎市場這點微弱的降價能刺激小排量車增長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小排量車消費稅調整后,無疑是給消費者更多的實惠,在今年第四季度微轎市場可能會止住下滑的趨勢,帶來新一輪微轎市場的震蕩和格局變化。”郭詠說。
渦輪增壓迎來機會
像馮偉明這樣的購車者,此次調整消費稅在剛剛開局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一些專家看來,消費稅對車市的影響仍是有限而短暫的。從終端市場的反應來看,經銷商并不看好此次消費稅調整對小排量車的銷量有什么直接促進。
馮偉明是受益者,但還有一些沒有趕在消費稅調整前買大排量車的消費者,更注重的是車對其形象的定位以及所帶來的價值提升。他們面對汽車消費稅調整后豪華車有漲價的可能,“并不感冒”,車作為形象的代言,“即使漲價,也買得起,不會自降身價買小排量車。”
對于大排量的車,一些企業也出招為消費者省錢。渦輪增壓技術就應運而生,一臺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后,其輸出的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相比,可增加大約40%甚至更多。
“如果按即將上調的消費稅率計算,在達到同樣的動力的情況下,售價幾十萬元的渦輪增壓轎車能節省好幾萬元。”亞運村一位銷售顧問告訴《汽車觀察》。
事實上,在新消費稅實行后,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銷量悄然而升。
“奧迪A6L 2.0T電話咨詢量比以前高了2倍多,動力和油耗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一家奧迪4s店的銷售小姐稱:以排量3.0升普通發動機車型為例,寶馬530i百公里油耗是9.9升,奔馳E280是9.3升,奧迪A6L 2.0T才6.4升左右。
其實渦輪增壓并不只是在這些成熟車型上才有。張先生從事汽車銷售工作,自己買了一輛1.1L的夏利。由于排量小,車內的空調根本不起作用,每到夏天,車內像蒸籠。于是他找人加裝了一個渦輪增壓器,空調的制冷效果立刻就顯示出來,而且動力明顯強勁。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渦輪增壓車型主要是1.8T。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渦輪增壓車型所占的市場份額不多,國內的渦輪增壓車種類也較為匱乏,而且車型都集中在中高端車型。”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的選擇并不多。當然,渦輪增壓車型在歐洲,從經濟車型到緊湊車型,1.2T、1.4T等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都十分普及,用小排量車的錢享受大排量車的動力性。
事實的確如此,像陳露這樣的工薪一族,考慮得更多的是車輛的性能與自己的實際需求是否匹配。
家庭買車的消費者大多選擇排量在1.0L-3.0L的車型,外觀、安全度、舒適度、動力性能、油耗以及價格等成為他們選車時的主要衡量因素。
組合拳出擊
隨著轎車走入家庭,開車族也越來越多,不論是政府還是普通百姓,都希望減少廢氣排放,讓大家呼吸的熱土有一片藍天。
“光靠消費稅單一稅種的調整很難達到目的,”亞市總經理蘇暉認為,還需要在生產、購買、保有和使用各個環節一系列相關財稅政策聯動,比如差別購置稅、車船稅、實施燃油稅等,才能真正實現“節能減排”目的。
確實,只在消費稅層面動手,是很難奏效的。
在日本如果擁有一輛大排量車所要繳納的費用是擁有一輛小排量車的7倍。從國際經驗看,日本是一個小排量車王國,采取了組合稅的政策才真正起到了限大利小的作用。日本除了在生產領域的消費稅之外,在購置稅、車輛保有階段的養路稅收以及使用過程的稅收費用等,都對小排量車有明顯的傾斜政策。
韓國政府對小排量汽車從購置到使用、保養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例如在汽車特別消費稅上,排氣量2.0L以上的車要交納總車價的10%,0.8L至2.0L的車交納5%,不滿0.8L的車則免除;在車輛登記稅上,一般轎車交納總車價的5%,商用車交3%,微型車免除;在車輛取得稅方面,微型車是免稅,其他車需要交納總車價的2%;另外,購置車的時候還要買公債,排量越小的車買的越少,根據排氣量大小4%至20%不等。
小排量的車在英國也受到追捧,雖然被稱為“油老虎”的奔馳、寶馬、豐田吉普隨處可見,但小排量的經濟型轎車也不在少數。在英國,汽車已經成為每家必備的日用品,人們不會硬撐著面子購買那些大排量、大品牌的汽車。小型車最大的好處是泊車方便,特別是在羅馬或倫敦市中心道路狹窄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