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web2.0的網絡服務今天已經比比皆是,他們漸漸地改變了人們的習慣,人們開始用blog在互聯網上記筆記。今天,facebook、校內網等新型的網站又出現在大家面前,它融合了blog和BBS等網站的諸多優點,悄然地成為學校里最新的溝通方式,最流行的校園風尚。
【關鍵詞】SNS 合作學習 環境
登陸一下SNS網站,例如校內網,你會看到一個注冊窗口,在哪里輸入你的郵箱賬號,或者你的真名,上傳你的照片,網站管理人員會核實你上傳的內容,通過后你就注冊成功了,以后輸入郵箱就可登陸。在這里你可以建網站、寫日志、發信息、交友,總之,在其它網站能做的事,在同一個網絡中就可以完成了,這就是新型的SNS網站。
一、SNS概述
什么是SNS?SNS源自英文縮寫,在互聯網領域有SNS三層含義:互聯網應用服務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交軟件(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交網站 (Social Network Site)。本文中的SNS是指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
這三種涵義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說他們相互聯系是因為他們都構筑在同一思想的基礎之上。這就是在1967年,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創立了六度分割理論,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后成為一個大型網絡。這是社會性網絡(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
新型的SNS網站,將上述所有網站的功能特點悉數囊括其中。也就是在同一網站中,我們可以組織和參與聊天、視頻分享、寫(看)博客,音樂共享等一系列網絡社交活動。與以前的SNS網站相比,在功能層面上具備了更高級別的交互性,使得新型的SNS網站也具有了作為網絡合作學習的平臺的先天優勢。
二、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生生互動為主要取向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關于合作學習的定義目前沒有統一的說法,但從對諸多的定義的理解來看,我們傾向于這樣一種認識:合作學習主要是以生生互動合作為教學活動取向的,它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
合作學習是一種人際之間有效刺激學習的學習方法,參加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之間是一種有機的組合。要實現合作學習一般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其一是參加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必須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又不能由某一成員完成所有工作;其二是小組成員間必須具備積極的互相依存的關系,也就是說學習者必須要與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共同實現整體的學習目的。
網絡合作學習的特點在于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通過利用網絡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的幫助進行學習,網絡的資源共享性,能提供無限的時空環境和虛擬現實情境以及多樣化的交互等特點,為合作學習的發生提供了條件。可實現以下的基本功能:(1)提供可供查詢的學習材料和信息資源。(2)提供著重面向問題的學習。(3)提供線上同步與異步溝通渠道。(4)滿足學生個性化要求,學生可以方便地發表白己的意見。(5)支持個人筆記與共同筆記。(6)支持學習狀況記錄和追蹤。
三、以新型SNS網站作為合作平臺的優勢分析
1.新型SNS網站易于形成學習團隊
新型SNS網站(facebook)與以前的SNS網站相比,facebook等新型SNS網站不僅吸納了以前諸多SNS類網站的長處,而且,新型SNS網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技術形式上都有所創新。在訪問新型SNS網站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像以前的SNS網站一樣,是建立在六度理論的基礎上的,在這里人們可以利用網站提供的面向社會性的網絡互聯服務,通過“熟人的熟人”方式來拓展自身網絡社交圈。另一方面,和以前的SNS網站又有所不同的是,他把“熟人的熟人”理解為一種社交拓展方式,而并非是社交拓展的全部,因此,在facebook中,學生可以根據相同的話題、學習經歷、興趣愛好等許多理由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學習團隊。
2.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多媒體信息記錄與發布平臺
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記錄下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防止遺忘,也可用于知識積累。以前,我們保留在互聯網上的信息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記錄不發布,信息被保密起來了,例如E-mail中的信件;另一種是可以記錄,但是發布形式比較單一,例如,文本圖片信息常被記錄和發表在blog中,視頻信息發布在像優酷這樣的視頻分享網站中。從以上這兩種形式中,我們不難看出多媒體信息無法在單一的網絡平臺上記錄和發布,以前的各種網絡平臺也就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多媒體信息記錄與發布平臺。
3.信息資源共享
學生進行網絡合作學習,要有豐富的、可靠的、易獲得的學習資源為前提。SNS網站恰好瞞住了網絡合作學習的資源要求,SNS網站形成一個網絡,有豐富的資源,學生通過SNS網站搜索獲得學習資料,在美國,學生們利用facebook查找圖片的次數甚至超過了專業圖形圖像網站。同時,在SNS網站中有很多專業人士,直接請教他們,獲得可靠的專業信息,再者,SNS網站采用的半實名制,這位信息來源的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強大的管理功能
網絡學習的監管一直是個比較困難的問題,現在SNS網站則能夠提供有效的監管手段——半實名的登陸方式。這種方式有兩個作用,一是增加了信息來源的可靠性,所有的信息皆可查到來源,作者的真實姓名或真實照片在網上能夠被看到,誰發布不負責任的虛假、不良信息,那么對他個人的影響也是極壞的,一般信息發布者在信息公開之前就會對自己所發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審核”,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二是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道德教育,在互聯網上實行道德教育是很難的,因為以前的網絡大都采用匿名制,社會的道德標準在網絡中無法發揮作用,給學生、家庭、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SNS改變匿名制為半實名制,使得社會道德標準在SNS網站中存在約束效力,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優等的網絡道德環境,而且間接地保障了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為合作學習提供了一個相對真實可靠網絡學習環境,還為教師對學生實施網絡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種出路。
5.合作過程更加透明
SNS網站使得合作學習的合作過程更加透明,監管更加容易。SNS網站為每個用戶提供一個獨立的網站。學生在自己的網站中以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的一系列方式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同時小組成員之間彼此互相訪問,以某位同學的留言版為核心,探討問題,SNS也就發揮了BBS的功能,還可以通過該SNS網站的即時通信工具進行實時交流,例如:校內網的用戶可通過校內通討論問題。網絡合作學習平臺的搭建也不再需要一些輔助通信工具作為補充了。老師則可以方便的布置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查看學生合作學習的完成進度,以及每個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表現的態度。然后根據實際情況,督促學生學習或則適當調整不同學生的學習任務,最終完成學習合作。
四、以新型SNS網站作為合作平臺的缺點
在我國,專為教育設計的新型SNS網站還沒有,進行合作學習暫時只能利用社會網絡,然而,社會網絡由于其自身的利益需要,存在很多非教育成分,例如廣告,會對學生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余勝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學系統[DB/OL].教育技術通迅.
[2]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電化教育研究.
[3]武法提.基于WEB的學習環境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0,(4):47—48.中國電化教育,2005,8.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