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皭坌挠恕辈粌H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語文教學需要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靈,確立生命意識,給學生以人文關懷,使語文教學充滿生命力。
[關鍵詞]語文 教育 愛
一、寓愛于教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坌氖侨祟惖囊环N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皭坌挠恕辈粌H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
“大多數身體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膚病,使他們步履不便,或是頭上長癩瘡,或是衣衫襤褸,滿身是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無力;有的是不知羞恥,習于偽善和欺騙;另一些兒童為不幸所折磨,變成猜疑、膽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泵鎸@些孤兒、棄兒、病兒、弱兒,裴斯泰洛齊和他們“一同哭泣,一同歡笑……”“他們生病時,我在他們身邊;他們健康時,我也在他們身邊;他們睡覺時,我還在他們身邊。我最后一個睡覺,第一個起床,在寢室里,我們一起祈禱……直到他們熟睡為止?!北缓⒆觽兎Q為“慈父”的裴斯泰洛齊說,我的目的在于使他們過著共同的新生活,產生新的力量,在孩子們中間喚醒他們的兄弟般的情誼,使他們成為熱情的公正的親切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愛的教育”的人類奇跡,他是我心目中的“愛心之父”。從他身上,從蘇霍姆林斯基身上,從陶行知身上,我得到一個啟迪:作為教師,愛心比什么都重要!
語文,連接著健康的生命。《新課標》所蘊涵的情感就是愛。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愛不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語文教師成功的根本保證,家長把寄予希望的孩子送到學校,教師就擁有了許多不同特點的鮮活生命。而我們教師的一切教育行為,就必須在真摯的沒有偏愛的情感下,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關愛的沃土里得以全面的滋養和提升。一個具有責任感的教師應該繼續家長的愛,但又要區別于那種血緣關系的愛,更要以教育者的眼神,擁抱你面前所有的孩子,并把他們看到眼里,在這個眼神里包含著對孩子、社會發展的使命感。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是在一個更廣泛的背景下,以孩子的成長和變化的價值為前提的,是超越其他諸如友情、愛情等其它情感的愛,教師希望孩子能夠趕快成長超越自己。
語文的學習是學生與作者、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感情相互交流的過程。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個學生,師生關系應亦師亦友。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更尊重學生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思維技巧,乃至求新求異的思維。新大綱或新課程標準都強調:“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重視學生學習趣味選擇”。前者是對學生個性的關注;后者是對學生心理需求的關注。實際上,語文教育的意義在于她試圖改變一個人的性情,讓他變得更有教養,更富情趣,更具親和力,更懂得生命的無奈和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能悲憫、寬容和善待自然、人、事,也包括自己,一句話,語文教育就是努力讓人變得更像人。她為人做任何事情,提供一個人文、心理和情感的背景,她讓你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哪怕是一聲嘆息,都自然流露出一種文化的底氣和精神的意蘊。語文教學需要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靈,確立生命意識,給學生以人文關懷,使語文教學充滿生命力。
二、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
1.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于一名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了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了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入學,是對人類靈魂的引導和創造。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粗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
2.教師要善于創造一種民主、平等、真誠、信任的對話氛圍。教育家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睂υ拺诿裰鳌⑵降鹊幕A上進行,沒有民主、平等就沒有對話。因此,教師要從傳統的高高在上的權威地位中走出來,歸還學生的話語權,這實際上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教育價值。另外,真誠、信任亦是對話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有自我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學生要相信教師及其他同學在引導和幫助自己發展。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才能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真誠的交流和溝通。民主、平等、真誠、信任和共同建設的對話氛圍是實現師生雙方共同豐富和提高的前提條件。
3.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廣泛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廣泛的人能夠從很多方面的學習中得到各種各樣的知識,掌握各項生活學習的技能,并能將這些轉化為自身的優勢,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去,這樣,就會得到很多學習的快樂。
在學習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增長自己的見聞,同時還能夠磨練人的刻苦鉆研、吃苦耐勞的精神。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培養了廣泛的學習興趣,掌握了學習生活的技能,這不正是擁有美好道德修養的過程嗎?
(作者單位:遼寧遼陽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