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電影中劉德華教育他的黑道小弟說:在大排檔里吃飯時,坐的位置很重要,背靠墻,面對門口,這樣才能觀察每個進來的人;還有,一定要帶一副墨鏡,不僅酷,而且別人永遠不知道你在看什么。
雖然我不知道在昏暗的角落里帶上墨鏡是不是酷得要命,但不得不承認,要想掩飾心理的話,遮擋住你的眼睛和臉,的確是最好的方式,更是必須的方式。
你可能會問,自己對情緒控制得很完美啊,為什么非要擋住自己的臉?也許你會將高興、愛憐、悲傷、厭惡、害怕等掩藏起來,但是請注意你的表情,即使你沒有微笑,沒有流淚。沒有撇嘴,沒有目瞪口呆……但是它依然可以泄漏你心中的秘密。
比如,你的朋友做了一件令你生氣的事,但是你為了不傷害他,還要微笑地對他說:“你做的真不錯!”也許他會被你微笑的假象迷惑,但是這種微笑是真的笑容嗎?我們用攝像機將你剛才的微笑過程拍攝下來,然后以慢8倍的速度回放,仔細觀察發現,在微笑前期,你的眉頭有一次小小的抽搐動作,這正是真心的微笑所不會有的。因為時間很短,并且抽搐非常小,所以不會被人的肉眼所發現。細微表情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就有專家以此作為測謊的一個方法。
阿拉伯人在幾百年前就發現了人的瞳孔會隨著人的情緒的變化而放大或縮小,比如,當你解一道數學難題時,你的瞳孔是在逐漸放大的;當你厭惡或者妒忌時,你的瞳孔會變小一點;當你對某件事物發生興趣時,瞳孔也會不由自主地放大。
理論上,你可以通過觀察對方的瞳孔來判斷他(她)對你的態度。當然,在一般情況下,長時間盯著別人看是不禮貌的。這種感覺來自于動物的本性,用眼睛注視代表著敵意、攻擊或者無視。因此,在幾十年前,有些飛機場會升起畫著大眼睛的氣球,用來驅趕飛鳥,避免發生撞機的事故。
和瞳孔反映一樣,眼睛注視的方向也能告訴別人你在想什么。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眼睛向右或向右上看時,他可能在編造謊言;當他的眼睛在向左看時,有可能是在回憶過去。其實,人們早就發現了眼珠轉動和思維的聯系,否則我們怎么會讀到“狡猾的狐貍眼珠一轉就想出一條毒害烏鴉的詭計”呢?
一般來說,心里沒有鬼的人每分鐘只眨眼十幾次。如果觀察一下新生兒就能發現,這些純潔的眼睛兩分鐘內僅會眨1~2次。
能透露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方面還有很多,除了表情之外,還有姿勢、手勢、小動作、衣著、佩戴的首飾、談話時的音調和“嗯”“啊”之類的輔助語。既使他不說話,或摔門而去,還是會透露出他的內心世界。福爾摩斯經常對華生醫生說:“你的確看了,但是你沒有觀察到。”雖然我們沒必要成為一個大偵探,但是善于觀察別人的心理,并理解別人,則可以使我們和別人更好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