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不是解決思想問題的靈丹妙藥。只有了解了工作對象的個性,才能有針對性的做思想工作;而要了解個性,就必須從思維方式入手,從轉變思維方式入手,不僅能解決其思想問題,還能完成對人的重新塑造。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 科學思維方式 個性
一、對思想工作傳統工作方法的反思
一個優秀的思想工作者應當具有解決具體思想問題的基本功。而要解決思想問題,光靠真情感化和講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科學的方法作保證。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癥下藥”,這些都是做思想工作時的重要原則,但它決不是一把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更不是一劑包治百病的靈藥。單純的思想問題,既包括思想認識又包括思想意識兩個方面,并不是靠真情和灌輸道理就能解決的。當我們花了不少功夫做某某的思想工作收效甚微時,我們往往從自身的態度、感情上查找不足,是不是我們的感情不夠深厚,我們的態度還不夠誠懇,我們的耐心和精力還欠缺,如此等等。當我們認真檢討反思一番,積極準備一番重新來過,往往效果仍不理想。或許有時奏效了,但這是我們的真情感化的緣故,是人家給我們面子,并不是“曉之以理”的功勞。一句話,當我們的思想工作效果不理想時,我們只知道從自身挖根源,而不是從對象本身找原因。
要解決某個人的思想問題,就需要充分了解他的一系列基本情況,比如個性、為人、德識、才學等等。尤其是個性,堪稱人的“心門之鎖”,不打開它,我們的思想工作就無針對性可言,做起事來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思維方式是性格的決定因素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認為,人的性格、氣質是由人體某些物質決定的。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性格氣質體液說。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則認為,人的性格氣質不是由膽汁和粘液決定,而是由血型決定的。體液說和血型說的缺陷就在于,同一血型的人的性格千差萬別,而不同血型的人卻有著相近的性格。由于上述學說缺陷明顯,故后來又出現了用內分泌活動差異來解釋氣質性格類型的激素說和高級神經活動決定氣質性格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
從理論上講,個性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所謂“先天”,即民族記憶。它一方面以DNA的形式存在;一方面以“集體無意識”的形式深藏于潛意識中。這種生理和心理的遺傳,構成了某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內在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對于全人類來說是特性,而對于同一地區民族成員來說則為共性。何況,這種先天的東西,只是一種可能性,只有通過后天因素才能起作用。
其實,人的性格氣質(為敘述方便以下稱為“個性“)并不是由人體某些物質所決定的,也不是從娘胎里帶來的,而是在環境的作用下,后天逐漸養成的。個性主要是后天環境的產物。個性的形成,雖然與遺傳基因和民族文化有關,但它脫不開一方水土這種大環境,更脫不開家庭小環境尤其是兒時的際遇。從某種意義上說,個性是環境差異造成的。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文化層次,不同的人文氛圍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觀念和思維方式。
人類是迄今為止感情最豐富而又富于理性的動物,觀念在人生活中起著支配作用。這種支配作用,有些是我們刻意遵行的,有些則是我們意識不到的。各社會成員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世方面的差別,其實也就是觀念上的差異。
思維方式對個性的影響比觀念還要大。觀念只是為人的活動或行為確立了原則,而思維方式幾乎是左右著人全部有意識的活動。
所謂思維方式,其實就是人們思考問題時的方法和形式。思維依據其所取的角度、運行的方向和形式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類型,這種不同的類型即為不同的思維方式。
不同的思維方式,使人產生不同的行為方式和處世風格,從而呈現出鮮明的個性。人們常說,某某脾氣很犟,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好像性格使然生來如此,其實根子就在僵化的思維方式;某某頭腦靈活擅長解疑排難,其原因就在于他善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人們常說換個角度看問題,其實就是換一種思維方式。思維方式變了,看問題和為人處世的風格變了,性格變了,人也就變了。誰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三、不良思維方式例談
最常見的不良的思維方式之一,就是點性思維。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碰到“一根筋”、“鉆牛角尖”的人。遇到問題既不前思又不后想,更不會換位思考,其思維運行固定在一點上,故稱之為“點性思維”。這種人遇到問題特別是與人發生矛盾后,總覺得自己占理,因而慣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當然,社會上這種點性思維的人并不多,但偶爾使用點性思維思考的人并不少。一旦陷入情緒化,多數人就往往使用點性思維思考了。
不良思維方式之二,簡單思維,又可稱之為“兩極意識”。這是一種片面化、絕對化、教條僵化的思維方式。其觀點是非對即錯,非好即壞,非黑即白。這種思維在文化素質低下的群體中還有一定市場,還在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不良思維方式之三,情緒化思維,這是一種危害極大的思維方式。嚴格說來,情緒化思維只是一種準思維態,稱不上純粹的思維方式,因為他是在強烈情緒的驅使甚至是主宰下進行的。“怒則失智”。盛怒之下,思維力智力被蒙蔽了,不發揮作用了,而隱藏在心靈深處的自尊心、虛榮心、爭強好勝心或一些惡念被調動起來,情緒成了人的主宰,能理智思維才怪呢!
以上是幾種典型的常見的不良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嚴重扭曲了人們的認識能力,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屬于被拋棄之列。
四、轉變思維方式是“標本兼治”的妙方
了解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會比了解其為人和德識才學要簡單的多。一般而言,通過幾次談話就能做到。在了解了他以何種思維方式為主之后,采取變換思路和角度的方法,思想癥結即迎刃而解。對于點性思維之人,我們可采用“逆向思考”、“換位思考”,“思前想后”的方法解決;對于簡單思維之人,可用舉例說明和辯證分析的辦法解決;至于情緒化思考,是多數人都容易犯的通病,只能用冷靜、冷卻或當頭棒喝的方法解決。
通過轉變思維方式,還可以轉變舊觀念。“轉變觀念”我們喊了二十多年,依靠的是灌輸“新理念排擠舊理念的笨法子。”其實,我們忽視了一條并不深奧的道理:思維方式不改變,轉變觀念很困難。誠然,觀念要轉變確實很難,但并非就不能轉變,同樣用轉換思維方式的方法,多花點時間,多用點耐心就是了。這樣做的好處是,道理是他自己悟出的,不是我們灌輸的,這樣新觀念就容易在他頭腦里扎根了。
當然,要徹底改變舊的不良思維方式,確立新的科學的思維方式,還有待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包括創造性思維和理念思維在內的先進思維方式的全民啟蒙教育。若果真如此,中國攀登人類思維巔峰之日,也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時。
(作者單位:河北保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