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轉變教育觀念,開放教育應有怎樣的教學模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總結出了教育觀念的“七個轉變”、“七個實現”,促進了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探索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開放教育 觀念轉變 教學模式
相對于傳統教育,開放教育是基于多媒體網絡條件下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其特點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為主,這一新的教育形式給現有的教學模式、教育觀念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筆者在深入研究基礎上認為教師觀念應有“七個轉變”、“七個實現”。
一、教學改革從以教師教的改革為核心向學生學的改革為核心轉變,實現“教與學”的統一
長期以來,教學活動“教”占據了主導地位,因此,教學改革都是研究教師如何教的改革問題。為了轉變教師的觀念,筆者認為應該把認識統一到辦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改革內涵上。教師要通過開放教育理論學習、討論、座談、問卷、考試等方式,進行開放教育新知識、新理念的學習。首先,每一學期都應利用一段時間,對教師進行培訓。其次,聘請研究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專家學者進行講學,使基層教師對全國、全省的試點項目有更深層的理解。
二、從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以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轉變,實現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按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
遠程開放教育要健康地發展,教學質量是根本。基于開放教育的特點,學生很難經常到學校去面授,要想保證學生質量,必須是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積極心態,使學員認清在工學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搞好自主學習才是個人成才的關鍵,學有所成才是生存的資本。學校應努力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而要保證學生的自學效果,就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管理。為此,學校要對學生學習過程做深入細致的管理工作,一是要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學習計劃包括:學習時間分配,重點知識說明,難點提示和可供參考的學習資料,學習媒體,答疑方式選擇等,使之有利于學員的具體操作。二是要建立課程一體化方案,并要求教師將課程一體化方案掛到網上。一體化方案包括:①本課程的概況;②教學目的與要求;③課程的教學內容;④教學的課程要求;⑤本課程的媒體選擇;⑥教學計劃內課時的分配及學習方法;⑦自主學習的時間安排。三是要建立檢查制度。教學部門要對學生自學筆記、自學小組的學習活動,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定期詳批、詳改,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
三、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實現學生的學習是自我定向,自我管理,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中,教師應摒棄傳統按章、按節講課的方法,要以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為主,把面授課作為是與學生面對面的支持服務,輔導的內容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激勵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實行“五導”,即導疑、導議、導練、導結及導讀的教學模式。
四、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學生利用網絡等多媒體條件學習轉變,實現教師應用信息和傳播技術為學生提供支持服務
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以教材為中心,而開放教育是在網絡條件下的多媒體支撐的現代化教育。為方便學生能充分利用網絡進行自學,一是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硬件條件。如利用網絡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視聽閱覽室等設施為學生提供服務。二是要加強網絡資源建設。要求每名教師在開學前,將搜集到的教學資源掛在自己電大網絡教學平臺上,主要是將中央電大、省電大及其他兄弟電大的網上資源集中整合以后,掛到平臺上,使學生自學有所遵循。教師應該用電子課件上課,并把該課件掛到自建資源欄目中。三是要把從VBI和IP收集到的教學信息和IP課件整理后,掛到自己的平臺上。學校要組織開展教學資源展示活動,各學科網上教學資源在展示會上要進行展示,要側重展示自建資源欄目內容。學校要重視網上資源建設工作,要經常檢查和督促教師建全網上資源。四是要求教師與學生在網上進行教學活動,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論壇、電子信箱,教師要利用BBS進行問題討論,鼓勵學生給老師多發電子郵件。五是教師應整合學校現有的音像資源,鼓勵學生借閱音像資料。
五、從以教師單純傳授知識向指導學生提高能力轉變,實現教師向教學活動中的導學者、向導、參謀、顧問角色轉變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但要使學生獲得知識,而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由“授之以魚”變為“授之以漁”。辦法是:在開設《開放教育入學指南》課程過程中,就向學生傳授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原理,操作方法,使學生能夠使用微機技術,熟練地上網和打字,教師在上輔導課時,應不斷地讓學生練習微機操作技術、教會學生上網參加BBS討論和發E一mail方法。上輔導課時,教師應隨時點擊中央、省和市電大網上資源,還要把相關其它網站上的網址介紹給學生。計算機應用等有實驗的專業,所有的課程實驗,都應按教學計劃安排課時,并聘請實驗指導教師進行指導,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六、從以單純的灌輸式、填鴨式傳輸狀態向以學問的探討,情感交流轉變,實現師生互動學習,為學生學習構建優質的服務支持體系
教師必須樹立現代開放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使課堂教學邁上科學化,現代化,規范化的軌道。在教學實踐中,要把輔導課看做是對學生面對面的支持服務,輔導課內容的設置要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來組織討論,分析重點難點、解決問題、提供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首先,設計好教學預案,該預案是以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前提的,是教師針對學生自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而設計成的電子教案。其次,在輔導課中,不搞傳統教育中填鴨式的教學輔導,不搞壓縮餅干式的章節輔導,而是根據教學中的問題,組織學員討論,通過討論可以在師生中交互產生更多的交流,產生友情靈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學習輕松歡快,生動活潑。
七、從以學習理論為主向以培養學生能力和技能為主,堅持理論以“必須”、“夠用”為度轉變,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開放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理論應以“必須”、“夠用”為度,應側重于能力的培養,側重于能夠解決本職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在教學中,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教學資源設施。如,計算機專業,教學要求各科課程實驗應與理論課同步進行,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二是在上面授課時,精講多練。三是依托社會力量,建立校外實踐基地。
筆者在教學指導思想的“七個轉變”、“七個實現”的探索上,進行了初步的償試、摸索,有些還不完善,需進一步在開放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
參考文獻:
[1]丁興富.遠程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宋有主.現代遠程教育.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5,7.
(作者單位:黑龍江伊春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