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的教育模式,已不適應現在教育的要求,為了滿足新形勢下對人才的要求,國家從教育理念到課堂教學諸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改革,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創新教育,雙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等其中心目的都是讓學生“動”起來,自覺主動地學習。本文就“如何讓學生充分‘說’起來”的課堂教育問題,做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自覺主動 注意力 循序漸進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產業的發展,使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這樣,過去的教育模式,已不適應現在教育的要求,為了滿足新形勢下對人才的要求,國家從教育理念到課堂教學諸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生動性,讓學生動起來。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
現在,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創新教育,雙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等其中心目的都是讓學生“動”起來,自覺主動地學習。對于政治課教學來講,讓學生“動”起來,就是要采取各種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枯燥無味的政治課活躍起來,要解決這一問題,這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說”起來,通過學生的“說”,從中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并解決問題,通過“說”使學生達到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最后徹底完成學習任務。如何讓學生充分“說”起來呢?我談幾點簡單的體會。
一、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學習是一項復雜的心理活動,需要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主動愉快的學習心態和積極敏捷的思維活動。這就需要有一個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就會思維活躍、輕松愉快、印象清晰、記憶深刻,就會產生豐富的聯想,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要想讓學生“說”起來,就必須給學生一個“說”的環境。首先,教師上課時要精神飽滿,心情愉悅,使學生樂于接受你,親近你,課下多與學生交流談心,使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既是良師,又是益友,這樣對你的工作他們才會全力支持,對你的要求,他們也樂于接受。
在激勵學生說的過程中,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學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也要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表揚,使他們獲得成就,從而增加他們的主動“說”的信心。
要求學生討論時,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并及時進行點撥,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與你討論問題是處于平等的地位,沒有壓力。這樣,課堂上也才能“說”起來。
二、要精心背課,認真準備材料,明確“說”的中心,逐步引導學生去“說”
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課堂上學生發言越來越少,越來越被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備課,確定要討論的內容,確定討論的中心,在上課時讓學生有目的的去討論。
在確定討論問題時,可根據不同情況,把大問題簡化分解成若干小問題。先讓學生討論簡單的小問題,而后再集中解決大問題。例如:講《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一目時,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一問題,學生可能覺得無從下手,很難討論,這不妨將這個問題簡化成幾個小問題來研究。1、農業的基本含義;2、縱觀中外各國農業的地位;3、根據國情說明我國現在的農業狀況;4、從中國歷史發展看農業發展與否對國民經濟有什么影響,取得什么經驗。根據課本把這幾個小題討論解決好以后,再分析“為什么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就比較容易了。
當學生的“說”有一定的基礎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看書,自己不懂的問題,自覺地討論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教師協助解決。
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實際讓學生去“說”。先小范圍“說”,再大范圍地“說”。比如,在講“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一文時,我先進教室,發現教室沒有值日,我靈機一動,就對學生說,今天,我們就詳細討論沒值日的問題,在這件事中,誰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誰沒有義務,造成什么后果??梢钥磿?,可以辯論,先在小組討論,后在全班說,同學們都很興奮,在10分鐘內,就將權利和義務及相互關系弄清楚了。這樣,既教育了學生又學習了本課內容。
訓練學生“說”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不同學生狀況,先讓學生以回答問題的方式先說簡單的,一點點增加難度,而后在小組討論時,要求每一個人都得發言。各小組在討論基礎上推薦一人在班上發言,以后按順序每個人都得發言,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就逐漸樂意發言了。
充分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利用電化教學圖文并茂的特征,同時,把競爭的機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對有些問題可以采取開辯論會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幾個組進行辯論,最后闡述出正確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說”的興趣。
三、要注意加強學生的注意力的培養
注意力屬于心理學的范疇,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和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在智力結構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動的“組織者”和“維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組織和維持,人們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活動。學習成績好與成績差的學生之間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說,注意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學習的前提條件。關注和培養學生學習注意力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人類對注意的作用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馬克思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提出了“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著名論斷,同時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也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意大利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說過:“給人類帶來進步的偉大發現,與其說由于科學家們的教養或者他們的知識,毋寧說是由于完全聚精會神的能力。由于他們的智慧能夠埋頭于他們感到興趣的工作”。
實際上讓學生“說”起來,也需要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一名同學“說”時,其它同學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時對發言者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利用一定的手段,喚回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眼神、手勢、暗示等,這對說的同學也是一種鼓勵。使其能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四、指導學生課下做好復習、預習、搜集資料的任務
為了讓學生在課上能“說”起來“說”的好,課下就要讓學生搞好預習、復習、搜集資料的工作。教師可明確提出應用哪些知識,發言的中心內容,以及要用那方面的資料。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以備課上應用。
五、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說”起來的同時,要注意拖堂與哄堂的現象
讓學生充分發言討論,有時會造成消耗時間過多的現象,下課了還未講完,這就要求教師宏觀調控,圍繞中心問題,重點問題進行討論,疑難問題、加深理解的問題及時點撥,以期達到完成教學的目的。另一種情況,就是要防止學生漫無邊際地說或思想開小差,或小組討論時說與課上無關的事情。這時,教師要及時提醒,或由其它同學協助等手段強調中心問題來達成學習目標。
(作者單位:河北圍場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