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獲得知識的內驅力,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學生對所學學科興趣濃厚,其學業成績一般都比較理想。因此,在教學中努力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了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主要從加強師生情感交融、講究教學語言藝術、運用疑生趣原則、運用實驗教學和聯系實踐生活幾方面來論述了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關鍵詞]情感交融 語言藝術 以疑生趣 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年級的學生來說,興趣往往能夠激發他們對學習某門功課的熱情而成為今后漫長學習道路上的推動力。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養起來的。作為初中生物教師,自上第一節生物課起,就應該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把學生的興趣轉化成樂趣,把樂趣轉化成志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而輕松地學習生物。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聽課交流和調研,簡單地談一談提高初中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方法,希望能夠和更多的同行共同探討和進步。
一、加強師生情感交融,喚起學習興趣
作為初中學生,對待學習,特別是像生物這樣的副科,沒有分數的壓力,大多是憑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因此,要想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就充分說明了親切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學生常常是從喜歡上某位教師的課開始,而后才開始喜歡上一門課程的,學生喜歡教師,對教師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到—個新高度。作為教師,一定要了解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心理素質等因素,愛護學生,關心其學習與生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并以朋友般的態度去關心、愛護、感化學生。這對于心理發育還不成熟的初中學生,更能起到“愛屋及烏”之效。長期堅持和學生進行情感溝通,才能做到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知根知底,隨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才能及時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講究教學語言藝術,激發興趣
有人曾說過:“把學習過程變成一個愉快的過程,變成學生為主體,樂于參加,樂于接受的過程,才能學有所愛、學有所得、學有所有,才能激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弊鳛榻虒W的組織者——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創造美妙的感覺和愉快的學習情境。教師在上課時,首先要注重語言的科學性,然后是語言的藝術性,因為教學語言藝術能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吸引學生集中精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上課前要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備課,設計教法,精心安排和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語言、板書設計。講授的語言要生動有趣、準確、引人入勝,用詞要準確,吐字要清晰、聲音要洪亮,語調要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分明,富有節奏感,突出生物學這門課的重點,還要教態自然,課堂知識密度適中。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可以使教學內容產生巨大的誘惑力,把學生的注意力象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從課外活動的興奮轉移到課內學習上來,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參與,為新課學習創造一個最佳的心理和認知環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運用疑生趣原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通過設疑問難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精心設計好新課的導入,一開始就能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巧設懸念,疑向誤區,激發其好奇心,誘發感情
例如:教師在講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一章的第四節《計劃生育》一節時,首先提出:(1)“發早財,不如生早子”這種說法對嗎?(2)“多子多?!边@種說法對嗎?(3)人口增長的問題就是解決糧食增產的問題對嗎?通過這三個問題的質疑。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迫切要求解開疑竇的興趣上來,然后講授《計劃生育》的知識,讓學生從學到的知識中回答質疑。
2.以生活妙語日常實際問題引入激發求知欲
如以“只要人活著,心臟就不斷地跳動”,因此,心臟是從不休息的這句話對嗎?來引入《輸送血液的泵———心臟》。以什么是酸雨?什么是溫室效應?什么是臭氧層破壞?引入《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3.以生物學趣事典故出發,激發其興趣,得到啟迪。
4.通過簡單的探究來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對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探究來引入《消化和吸收》。
在生物教學中,通過創設好的疑問,能使學生從形象的固有知識出發,帶著問題學習,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拓寬了思維廣度,又激發了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習興趣。
四、運用實驗教學,培養興趣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做好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生物興趣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還可以鞏固課堂知識,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初中生物實驗一般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家庭小實驗,實驗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分析和判斷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加強演示實驗,凡是應該讓學生看到的,盡量讓他們看到;或改變課本中規定的實驗,增加一至二個現象明顯,趣味性強的實驗,以達到預期目的;只要課時允許,就增加實驗,給學生盡可能多的動手機會;或者也可以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分組實驗,增加了動手機會,在動手中動腦,不僅增長了知識,也增長了才干。
另外,實驗的成敗往往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生物實驗的信心和學習興趣,因此,一定要對實驗的有關細節加強輔導,盡量使學生實驗一步到位、馬到成功,讓學生品嘗到自己實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生物帶來濃厚的興趣。
五、聯系實踐生活,尋求興趣
“興趣的基礎是需要”,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未必能使學生的興趣堅持持久,現代社會處處離不開生物,作為生物教師,只有使學生認識到生物課在當前的學習和今后的實踐運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的興趣才是自然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所見所聞,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要經常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利用電視、錄像、電化教學等使學生開闊視野,談談生物與生活,參加實踐、組織學生到農田進行土壤的酸堿度的實地調查、測試,以及對學校的綠化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田間、校園等實驗調查,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五彩繽紛的生物世界。
六、小結
總結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一條重要的途徑。但這一過程的實施必須從生物學科本身的特點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及不同年級學生對知識的不同需求,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閆玉東.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N].文化時報,2007.
[2] 夏南紅.淺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N].成才導報,2005.
[3]張光新.培養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N].伊犁日報,2007.
[4]王連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創建課堂和諧氛圍[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2006.
[5]官波.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培養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江蘇太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