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應用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陣地。語文學科課堂教學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必須在教給學生語文知識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關鍵詞]語文教學 培育 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澤民語)。語文教學是寓知識傳授、創新和交際能力、情感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隨著素質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深入,呼喚主體覺醒,強調自主發展已經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主流意識,它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面起到其它學科無法起到的積極作用。因此,語文學科課堂教學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必須在教給學生語文知識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拙見。
一、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
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主渠道是課堂。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要求充分弘揚人的主體性,注重發揮和發展人的主動精神。因此,教學時必須轉變過去那種“師道尊嚴”的刻板做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信任,把學生當作交流、合作的伙伴對待,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支持他們發表不同意見,鼓勵他們與眾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從而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氣氛中展開活動,時時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敢問、敢說、敢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點化”,是“導”,不能包辦代替,要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鼓勵、表揚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和每一種見解,即使學生發言不對,也要表揚他的積極態度,學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會產生最佳心態,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慧,使思維趨于活躍。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討論、探究的氛圍,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和發現、創造的信心。
二、提倡學生置疑問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能誘發探索,通過探索去發現真理。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溫伯格曾說:“不要安于書本上給你的答案,而要嘗試發現與書本上不同的東西,這種素質可能比智力更重要。”溫伯格說的這句話,實際上是鼓勵學生質疑,有疑就有問,有疑就敢問,勇于懷疑。語文是感性的,不同于數學。語文課的內容不是抽象的公式、定理、定義、概念,而是凝聚著作者思想感情、才華的有血有肉的東西。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又怎么能讓千千萬萬的學生,對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種看法,對一個問題只能有一種回答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思考問題時,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去思考,并敢于向專家挑戰,向權威叫板,因為學生能發現并提出一個問題,勝過老師解答十個問題。
三、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培養求異思維
標新立異即拋棄陳舊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創造新的成分,它是創新者把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信息有機地溝通起來,喚起他的感性認識,再進一步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歸納、判斷推理等一系列邏輯思維加工,使感性認識向理性飛躍。在教學中,我們要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樹立“異想天開”“敢為人先”的思想,運用發散性和靈活性的創造思維觸角,引發新的思想,新的見解。
例如,小說《項鏈》的結局是: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弄丟了朋友的項鏈,她買了一掛一模一樣的價值連城的真品償還,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然而在十年后,當她償還了所有的債務,并為此而落迫不堪時,卻得知原來遺失的項鏈是廉價的贗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同學想象主人公知情后的情況,按照原文中的指導思想,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女主人公會發瘋、痛哭、崩潰等。但有的同學卻認為她在痛哭之后,也可能會慶幸自己雖然吃了苦,可也賺到了一條項鏈,當她它把變賣之后就可以過上較富裕的生活;還有的同學認為十年的艱辛已讓她認識到虛榮的代價,她更珍愛和丈夫之間的一段情意,她活得比以前更充實……在出現這種情況時,老師應予以肯定,并鼓勵學生多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注重求異型思維的培養。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接受。上述做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四、啟發引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一切創造都伴隨著想象,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想象功能,找準想象的切入點,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大家都知道:魯班由茅草的細草劃破手指想到鐵片的細齒也可以鋸斷樹木,從而發明了鋸子;蘋果落地使牛頓想到引力問題,從而在自然科學史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蒸氣沖壺蓋使瓦特產生想象并發明蒸氣動力機,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諸多的事例都說明想象的火花有時甚至能改變一個時代。
應該說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想象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我們平時閱讀的許多文學作品本身就是想象的典范之作。如漢樂府中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一連串石破天驚的想象,堪稱驚天地、泣鬼神,寫出了主人公對愛情海枯石爛,堅貞不變的誓詞。做為語文教師就該很好利用這些教材,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那么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的要求,語文教學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新素材,把創新教育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的每一環節,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培養。
(作者單位:河北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