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體育教學中,理論教學的內容越來越不被人們重視。為了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者在籃球教學中對籃球理論教學進行了教學實驗。通過調查、考核得出有關數據,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證明了在體育教學中,理論教學的重要性,并探索了體育理論教學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 理論教學 籃球 運動
1前言
體育理論課是指在室內講授體育的基本知識、運動衛生常識、各主要運動項目有關專項理論及其比賽規則、技術與戰術等內容的課。高中體育教學包括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鍛煉兩部分。體育教學大綱指出:“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理論與方法的教學和身體鍛煉的實踐,增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展,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接班人”。這就確定了體育理論知識在整個體育教學中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體育理論教學一直不被學校、老師、同學所重視。學校領導只重視運動效果,體育教師只重視技術教育,家長只重視學生身體健康,學生只喜歡實踐課。因此,有的學校體育理論課不開設,只在實踐課中穿插一些理論知識。有的學校干脆在體育課中去掉理論內容。到底學校體育理論課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體育技能、技術,掌握科學鍛煉方法、建立終身鍛煉觀念的作用有多大?以及何種教學方法合適?從而設立這一課題,旨在通過調查和研究探求高中體育理論教學的作用和教學方法,為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服務。
2實驗對象和方法
2.1實驗對象:從本校同一年級(高一年級)中抽取6個班級(4~9班)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4班5班為對照組,人數為56人。6班7班為實驗1組,人數為54人。8班9班為實驗2組,人數為55人。實驗對象均為2007屆初中考入本校的男生,體育基礎基本相同,體育活動及訓練條件也基本一致。
2.2實驗時間:2007年12月~2008年3月十次籃球課。
2.3實驗方法:
問卷法:采用不記名答卷,共發二次,實驗前后各一次。問卷的內容為“你喜歡籃球運動嗎?你喜歡上籃球課嗎?”

對比法:實驗結束后對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數據測試,通過統計處理檢查有無顯著性。
2.4實驗項目:高一體育教材中的籃球技術。
2.5實驗過程
對照組和2組實驗組的教學以部編高一體育教科書中的籃球內容為主體,實驗2組適當加入課本外的籃球理論知識,3個組別教學內容對比如下:
三組都通過10次籃球課的教學,第11次安排考核課,考核的內容為部編教材中所規定的籃球考核項目:行進間運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評和達標。
籃球行進間運球單手肩上投籃考核辦法:從場地右側中線后運球跑動,接做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每人做5次。
3結果與分析
3.1實驗結果:通過實驗前后的二次問卷調查,把調查結果整理如下:
假設檢驗:運用體育統計中“四表格的精確檢驗法”對對照組和實驗一組“喜歡籃球運動”人數增加情況的差別顯著性進行檢驗。得P>0.025,差別不具備顯著性。對對照組和實驗二組“喜歡籃球運動”人數增加情況的差別顯著性進行檢驗。得P<0.025,差別具備顯著性。說明實驗二組實驗后“喜歡籃球運動”人數比對照組有顯著性增加。而實驗一組同對照組沒有顯著性差異。
通過對3個組別的籃球行進間運球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評和達標考核,把結果整理如下:
假設檢驗:運用體育統計中“T檢驗法”對對照組、實驗1組、實驗2組的投籃技評情況檢驗如下:
運用體育統計中“四表格的X2檢驗法”對對照組、實驗1組、實驗2組的投籃達標情況檢驗如下:
3.2分析與討論
3.2.1體育理論課能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
凡學生有興趣的事物都可以引起良好的學習動機,由于學習興趣具有選擇性和趨向性,所以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缺少也失去了良好學習動機。體育理論課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習的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能很好地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
通過“對籃球運動喜歡情況反饋對比表”的調查可以看出,實驗前與實驗后比較,實驗2組的差值A高于實驗1組,實驗1組高于對照組,也說明體育理論課能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
實例介紹:學生李××,原來不喜歡籃球項目,關于籃球的報紙、電視過去從不接觸。通過理論課,對籃球運動有了很大的了解,特別是NBA介紹和中外明星介紹,讓他喜歡上了籃球運動。現在不但平時籃球報道不錯過,而且自己經常打籃球。
3.2.2理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技術水平的提高
理論能夠指導實踐,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去進行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從“籃球行進間運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評、達標考核情況表”中可以看出,二組實驗組成績要好于對照組。說明理論教學有助于技術水平的提高。
實例介紹:學生王×,喜歡籃球運動,原來行進間運球上籃投籃命中率較低。通過理論教學,他懂得上籃時“一大、二小、三高跳”的步伐能更好地控制身體在空中的平衡,有助于提高投籃命中率。通過練習他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投籃命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3.2.3體育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應把握時機
通過教學實驗表明實驗一組和實驗二組最后的考核成績明顯好于對照組,而實驗一組和實驗二組考核成績沒有明顯差異,說明在籃球技術課教學中,穿插籃球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效果較好。
實例介紹:學生朱××,平時投籃時指撥球的動作沒有。上課時,老師發現問題及時講述了投籃時,指撥球的作用以及籃球的飛行原理。使他在腦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改掉了多年打球的壞毛病,提高了籃球的技術。
3.2.4.理論課教學應注意教學內容
理論課教學的教學內容應符合現代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來源于需求,體育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就必須想方設法使學生對知識產生需求感。教學內容的選擇不應該停留在教材中,應以擴大學生的視野為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取得教學效果。
實例介紹:在給實驗二組上理論課時,同學們普遍對“籃球明星介紹”內容比較喜歡。很多同學表示,就是聽了籃球理論課的“籃球明星介紹”,才經常去看電視、報紙,了解這些明星們的情況,喜愛上籃球運動。
3.2.5.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能提高理論課的效果
隨著教學現代化工程的實施,現代化的教育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將圖形、圖象表格、文字、聲音、動畫等合為一體的效果,在教學中,更為直觀、生動、趣味性強,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知器官,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實例介紹:籃球規則介紹,有些內容學生很難理解。根據教學目標,恰當、適時地選擇和使用多媒體教學,特別是奧運會籃球比賽的錄象和圖片展示,精湛的球藝和準確的哨聲,學生無不為之叫好!使學生的興趣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有了直觀的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加強體育理論知識教學,有助于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4.1.2加強體育理論知識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欣賞水平,建立終身運動的觀念。
4.1.3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在技術課和理論課中有效的結合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4.2建議
4.2.1中學體育教學應加強體育基礎知識教學,把它列入教學議事日程。
4.2.2中學體育理論教學中,應加入一些能拓寬學生視野,受學生喜歡的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黃明教.體育統計與科研量化設計[M].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
[2]耿培新.體育與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耿培新主.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浙江舟山市普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