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當前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制度缺失導致銀行業出現大量腐敗問題。文章采用2001年29個城市的橫截面數據檢驗了制度與銀行腐敗程度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對于降低國有銀行腐敗程度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法律制度并沒有發揮作用。
[關鍵詞]制度;腐敗;銀行業
[中圖分類號] F830.3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8)08-0012-04
一、引 言
目前,中國處于由計劃內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法律、產權等制度相對缺乏,難以對人的敗德行為進行約束,由此產生了腐敗問題,諸如政府機構內部的腐敗、金融機構內部的腐敗等。近年來,銀行內部的腐敗問題尤其嚴重,發生了潘在瓊、覃志新等一批典型案件,這些腐敗案件的共同特點是:1.銀行業腐敗案件主要發生在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2. 銀行業腐敗案件主要發生在信貸及相關業務;3. 銀行業腐敗案件多發于基層金融機構,涉案者多為基層金融機構負責人及重要崗位人員;4. 銀行業腐敗案件隱蔽性強,多為相關案件連帶發現(銀行業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2007)①。謝平和陸磊(2005)[1],吳一平(2007a,2007b)[2][3] 對中國金融腐敗和銀行內部腐敗進行了理論分析,結論如下:在雙重任務委托——代理理論框架下討論銀行激勵結構——合同收益與控制權收益的組合,但合同收益過低且結構單一導致其產生的激勵效應不大,因此銀行管理層會通過控制權尋租。在缺乏制度約束的情況下,控制權收益過高會引發大規模腐敗。這與銀行業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總結的中國銀行業腐敗的特征是相一致的。總之,導致中國銀行業目前腐敗問題日益嚴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產權改革滯后(包括由此引發的銀行內部激勵機制扭曲)與監督制度缺失。筆者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利用29個城市橫截面數據對制度完備程度與國有銀行腐敗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對降低國有銀行腐敗程度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法律制度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這與中國司法機構沒有完全獨立有很大關系。
二、制度與腐敗關系的文獻綜述
Persson, Tabellini, and Trebbi(2003)[4]采用實證方法檢驗了政治制度與腐敗之間的關系。
Treisman(2000)[5]在其實證研究中發現一個國家所具有的民主程度不會顯著影響到它的腐敗程度。Acemoglu and Verdier(1998,2000)[6][7],Besley and McLaren(1993)[8], Laffont and Guessan(1999)[9]認為,可以通過管理制度的完善來抑制腐敗,管理制度包括工資結構和下級官員的監督制度等。Mookerjee and Png(1995)[10], Rose-Aekerman(1995)[11]認為,設計對腐敗行為進行更嚴厲的懲罰措施會顯著減少腐敗。Borner and Hainz(2004)[12]認為金融制度欠缺會導致更多的選舉人成為腐敗體系中的一部分,功能良好的金融制度反過來能增加對反腐敗措施的政治支持力度。Gerring and Thacker(2005)[13]用各國截面數據檢驗了領土主權和行政部門組成對腐敗程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政府集權制和議會制有助于減少腐敗。Dreher, Kotsogiannis and McCorriston(2005)[14]通過建模型研究了制度質量、影子經濟和腐敗之間的關系,并且用計量方法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提高制度質量可以直接減少影子經濟、直接或間接減少腐敗。Broadman and Recanatini(2001)[15]認為,完善的市場制度(透明的規則、強大的執行機制和競爭性的環境)會減少尋租行為,反之會激勵腐敗行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檢驗中國制度與腐敗之間關系的實證文獻,文章將在這方面有所貢獻,這也是文章的創新之處。
三、銀行腐敗的經濟學分析
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開始對銀行機構進行改革。中國改革國有企業的一個特征就是,避免大型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私有化,集中在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效率。中國當前國有商業銀行采用的是契約收益(貨幣收益)與控制權收益相結合的激勵結構,契約收益相對固定、平均,控制權收益是由監督者決定的。作為一個經濟轉軌國家,中國的產權、法律等相關制度比較缺乏,因此其難以對銀行經理行為產生約束力。作為一個經濟人來講,為了彌補貨幣收益不足,銀行經理往往會通過控制權尋租,那么權錢交易等現象就不可避免,腐敗問題由此而生。銀行內部腐敗按照當事人不同,可以歸為兩種情況:經理與外部企業之間的權錢交易以及經理與監督者合謀形成的集體腐敗。
(一)經理與監督者合謀形成的集體腐敗
中國的金融紀檢部門一般來說缺乏獨立性即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一般是科層結構中的上下級關系,由于雙方比較熟悉,出于個人利益的考慮,監督者容易被俘獲,造成腐敗被查處的概率低,進而形成集體腐敗。在謝平和陸磊(2005)的研究顯示,通過問卷調查,只只有不到20%的人認為金融紀檢部門擁有獨立性,而監督機構獨立性是保證廉潔的一個重要因素。有47%的人認為查處腐敗受到本級人行領導的直接干預,這說明其中存在著集體腐敗的問題。
(二)經理與外部企業之間的權錢交易
信用度低的企業會通過賄賂銀行經理來獲得大量的資金,最后的結果可能是企業無法償還貸款從而形成銀行呆、壞賬。對于經濟轉軌國家而言,由于法律等相關制度缺失,導致銀行經理通過收取賄賂所獲得的收益要大于工資收入,而信用度低的企業通過行賄所獲得的收益要大于通過正當手段所獲得的收益。此時,雙方在賄賂行為發生后也不會主動坦白,因為坦白后被減輕的懲罰要小于懲罰剩余②。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許多跨國公司也加入了腐敗市場的競爭,他們給予銀行經理的賄賂金額可能遠遠高于工資,它并不是一般本國企業所能相比的,如果不通過相關制度設計來加大腐敗成本的話,那么腐敗非但不會減少,反而會迅速擴大。
總之,結合中國經濟轉軌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在制度缺失的情況下, 提高銀行經理工資只能作為反腐敗制度的一種短期替代品,治理腐敗的根本措施是完善法律、產權等相關制度,這也是文章所要檢驗的一個核心命題即制度與國有銀行腐敗之間的關系。
四、實證檢驗
(一)模型
通過第二節理論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制度完備程度與國有銀行腐敗程度呈現負相關關系。也就是說,隨著制度不斷完善,國有銀行腐敗問題會得到改善。那么事實是否如此呢?在本節中,我們將利用計量經濟方法對該結論進行檢驗,以支持第三節的理論。模型設定如下:
Corrp=α0+α1Institu
Institu表示制度完備程度,我們用非國有經濟的發展(FG),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ZF)來表示③;Corrp表示國有銀行腐敗程度,我們用農戶萬元貸款成本(PL),企業百萬元貸款成本(EL)和信貸腐敗折合利率(LC)來測度④。
在文章中,我們將采用橫截面數據方法對中國29個城市2001年國有銀行腐敗程度進行計量分析,這主要由數據的特點所決定。我們將要檢驗的計量模型如下:
LnPL=β0+β1FG+β2ZF+ε
LnEL=β0+β1FG+β2ZF+ε
LC=β0+β1FG+β2ZF+ε
其中,β0,β1,β2是系數,ε是隨機擾動項。
(二)數據
文章選用的銀行腐敗數據來自于謝平和陸磊(2005)中的調查數據,他們對2001年全國29個市(地、盟)的人民銀行、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進行問卷調查。2001年中國主要的國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上海埔東發展銀行和煙臺住房儲蓄銀行等18家銀行,其中國有銀行有9家,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煙臺住房儲蓄銀行⑤。我們用銀行資產、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三項指標表示銀行規模,我們發現,國有銀行的資產占整個銀行業資產的比例、國有銀行的存款占整個銀行業存款的比例和國有銀行的貸款占整個銀行業貸款的比例分別為89.6%、88.6%和90.5%。另外,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本中也存在相當比例的國有股,如華夏銀行的國有股比例高達63.03%,招商銀行的國有股比例也達到30%左右⑥。由于2001年中國銀行業基本上是國有銀行一統天下,從規模上看,國有銀行占銀行業市場份額的比例在90%以上。因此,雖然謝平和陸磊(2005)的調查數據是針對所有類型的銀行,但我們可以認為,其數據基本反映了整個國有銀行的情況。在文章中,我們研究國有銀行腐敗問題時可以利用其數據來做計量檢驗,這不會影響我們的結論。

1. 國有銀行腐敗程度。我們測度國有銀行腐敗程度所用的農戶萬元貸款成本,企業百萬元貸款成本和信貸腐敗折合利率均來自于謝平和陸磊(2005)。
2. 制度完備程度。我們測度制度完備程度所用的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均來自于樊綱和王小魯(2004)[17],他們是用指數的形式來表示這三個變量的。由于謝平和陸磊(2005)中的數據是29個城市的,而我們現在很難獲取相關城市的制度完備程度的指標,因此采取了一種折衷的方法。我們用每一個城市所在省(自治區)的制度完備程度來表示該城市的制度完備程度。一般來說,每一個省(自治區)內部各城市間的制度差異較小,這與省與省之間不同,因此該方法是可行的。
(三)實證結果
從表3中,我們發現,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對于降低國有銀行腐敗程度發揮了關鍵作用。這表明,近來國家對國有銀行實行的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今后,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國有銀行產權制度。但法律制度并沒有對降低國有銀行腐敗程度發揮作用,反而與其呈現正相關關系,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這是因為中國的司法機構沒有完全獨立,只是作為政府機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表面看各種法規條例逐年增加,但在實際執行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所以,加強法律制度特別是司法機構獨立性的建設是我們當前的一項主要任務。這對于解決國有銀行腐敗問題將發揮重要作用。
五、結束語
銀行腐敗是當前中國經濟改革中所遇到的難題之一,它影響著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文章認為,導致銀行腐敗問題日益嚴重的關鍵是制度缺失,包括產權制度改革滯后、法律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司法機構不獨立,這都影響著銀行業的發展。為驗證制度與銀行腐敗之間的關系,文章采用2001年29個城市銀行業的橫截面數據分別檢驗了產權制度與銀行腐敗程度、法律制度與銀行腐敗程度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對于降低國有銀行腐敗程度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法律制度并沒有對降低國有銀行腐敗程度發揮作用。因此,未來銀行反腐敗的關鍵是完善法律制度,司法監督機構逐漸獨立化。
(一) 治理銀行腐敗的短期戰略是高薪養廉,拉大不同級別銀行職員之間的工資差距。銀行實行的是相對比較平均的工資制度,不同職務、不同部門、不同職責的人員之間的工資水平差不多。但由于銀行內部各個人的權利與責任不對等,導致實際的控制權收益不同,激勵約束機制因此而扭曲。平均工資誘使高層銀行職員通過控制權尋租,從而導致腐敗。
(二)治理銀行腐敗的長期戰略是制度設計。治理腐敗的核心是通過制度設計加大腐敗成本,而提高銀行職員工資只能作為一種短期政策來實施。首先,加大對腐敗人員的打擊力度,保護檢舉人員。減少行政腐敗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根本方法就是加大對腐敗人員的打擊力度,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增加制度供給來彌補原來制度中的缺陷。檢舉腐敗行為是有高風險的,檢舉人很可能會受到腐敗分子的打擊報復,因此政府應該頒布法令來保護和獎勵檢舉人,通過完善的法律制度來保護檢舉者的自身利益,這樣才能保持檢舉制度可持續性。其次,增加銀行運營活動的透明度。提高運營活動的透明度是有效制約權利的外部條件,它可以將運營的過程置在公眾的監督之下,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權力運行的隨意性,保證權力運行的公正性和規范性。
(三)成立獨立的監督機構。我們應該改變過去主要依靠上級機關監督的模式,成立獨立的檢查或反貪機構,保證監督部門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減少其受到上級機關的行政干預,同時不定期調整監督機構官員,以避免產生新的集體腐敗問題。
[注 釋]
①《銀監會通報銀行業商業賄賂十大違法典型案例》,2007,http://www.jcrb.com/zywfiles/ca580270.htm。
②懲罰剩余指的是行賄者和受賄者應該受到而實際并未受到的懲罰。
③ 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實質就是產權制度完善程度,而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和法律制度環境可以用來表示法律制度完善程度。產權制度和法律制度是最主要的兩種制度。
④農戶貸款成本的存在表明農戶想要獲得貸款必須賄賂銀行職員。并且農戶貸款成本越高,銀行腐敗程度越嚴重。企業貸款成本與信貸腐敗折合利率的含義也相似。
⑤交通銀行雖然名義上是股份制銀行,但其主要股東絕大多數是政府機構和國有獨資企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上海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上海煙草(集團)公司等。因此,它基本上可以被稱為國有商業銀行。煙臺住房儲蓄銀行的股東也都是政府機構和國有獨資企業,因此,它也是國有商業銀行。
⑥具體數據參照相關銀行網站。
[參考文獻]
[1]謝 平,陸 磊. 中國金融腐敗的經濟學分析——機制、行為與機制分析[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吳一平. 經濟轉軌、契約設計與銀行改革——基于多任務委托—代理理論的經濟學分析[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a(2): 102-108.
[3]吳一平. 經濟轉軌、制度缺失與銀行內部腐敗[J]. 制度經濟學研究, 2007b (15): 106-117.
[4]Persson, Torsten, Guido Tabellini, and Francesco Trebbi. Electoral Rules and Corruption[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3,1(4): 958-989.
[5]Treisman, Daniel . The Causes of Corruption: A Cross-na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0,76: 399-457.
[6]Acemoglu, Daron and Thierry Verdier . Property Rights, Corruption and the Allocation of Talent: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J].Economic Journal ,1998,108: 1381-1403.
[7]Acemoglu, Daron and Thierry Verdier . The Choice between Market Failure and Corrup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90(1): 194-211.
[8]Besley, Timothy and John McLaren . Taxes and Bribery: The Role of Wage Incentives[J]. Economic Journal, 1993, 103: 119-41.
[9]Laffont, Jean-Jacques and Tch′etch′e N’Guessan. Competition and Corruption in an Agency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60: 271-95.
[10]Mookherjee, Dilip and Ivan P.L. Png . Corruptible Law Enforcers: How Should They Be ompensated?[J].Economic Journal, 1995,105:145-59.
[11]Rose-Ackerman, Susan . The Economics of Corruption[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75,4: 187-203.
[12] Kira Borner and Christa Hainz.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ruption and the Ro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Z]. Discussion paper 2004,2004-19, University of Munich.
[13] Gerring., J, and Strom C. Thacker,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orruption: The Role of Unitarism and Parliamentarism[J].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4,34(2 ):295-330.
[14] Dreher,. A, Christos Kotsogiannis and Steve McCorriston .How Do Institutions Affect Corruption and the Shadow Economy?[Z].Discussion Papers, University of Konstan.2005.
[15]Broadman H.G. and Recanatini F. Seeds of Corruption: Do Market Institutions Matter? MOCT-MOST[J].Economic Polic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2001,11(4): 359-392.
[16]樊綱和王小魯. 中國市場化指數——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2004年度報告[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17]中國金融年鑒編輯部. 中國金融年鑒(2002)[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How Do Institutions Affect Corruption:Evidence from Chinese Banking Wu Yi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in transition. Institutions deficiency leads to corruption in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The paper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corruption in banking industry using cross section data of twenty-nine cities in 2001.The result shows that improves property right institutions is the key to resolve corruption, but Legal system does not play a role.
Key words: institutions; corruption; banking industry
(責任編輯:張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