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大都聽說過鉀,但對鉀的了解可謂知之甚少了?,F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鉀,看看鉀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鉀能幫身體做什么?
在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中,每日膳食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上的,稱為常量元素,如鈣、磷、鈉、鉀等。
1、鉀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之一,鉀為細胞內液的主要陽離子,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與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關,一定濃度的鉀維持細胞內一些酶的活動,特別是在糖代謝過程中,糖原的形成必有一定量的鉀沉積。
2、鉀并不是單獨行動,它總是與鈉一起作用,維持體內水分的平衡和心律的正常(鉀在細胞內起作用,鈉只在細胞外起作用);鉀和鈉平衡失調時會損害神經和肌肉的機能。
3、調節滲透壓及酸堿平衡,維持此種功能的主要作用在身體組織細胞及紅細胞內。
4、人體的神經肌肉系統必須有一定的鉀濃度,才能保持正常的性能,鉀過高則神經肌肉高度興奮,鉀過低則可陷于麻痹。
5、有利尿作用。
鉀缺乏表現:人體缺鉀的主要癥狀是心跳過速且心率不齊,肌肉無力、麻木、易怒、惡心、嘔吐、腹瀉、低血壓等。
過量表現:鉀過多神經肌肉表現為極度疲乏軟弱,四肢無力,下肢沉重。心血管系統可見心率緩慢,心音減弱。
從哪里獲得充足的鉀
如果不是患有疾病或挑食,寶寶和成人一般不會缺鉀。鉀過量也大多是由于疾病或用藥過程中補鉀引起。
母乳喂養或配方奶喂養:6個月以下的寶寶純母乳喂養,可獲得充足的鉀。喝配方奶的寶寶,也不會缺鉀,因為鉀作為必需的營養素在里面也有添加。
豆類含鉀:豆類是高鉀、高鎂、低鈉食品,每百克雜豆含鉀可達1230~1780毫克,因此,對容易發生缺鉀及缺鎂的人群,提倡吃雜豆是有益的。給寶寶煮稀飯,放些雜“豆”,使寶寶攝入適量的鉀。
避免偏食及腹瀉:保持飲食的衛生,避免寶寶發生嚴重腹瀉及嘔吐,平時培養寶寶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把住鉀攝入正常及防止鉀的丟失這兩個關口。
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夏季寶寶易出汗,大量出汗可帶走體內的鉀,使寶寶無力。再有嚴重腹瀉或嘔吐過后也丟失了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
培養寶寶不挑食的好習慣:鉀在天然食物中分布很廣,日常膳食中一般不會缺乏,如果膳食不平衡,偏食肉、蛋、多糖、多鹽,而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就會發生鉀的攝入量減少。因此要讓寶寶飲食均衡,調整飯菜的做法,讓寶寶更愛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