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不同于舊物,譬如要買個舊車鈴,徑直去車攤買,不會撲空。舊書就不一樣,誰要是抱定要買哪部書,十之八九是白跑,這頗像交友,如果為交友而去結識人,簡直是笑話。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淘舊書亦同此理,你最好是無主題、無目的地隨意翻撿,說不定什么時候、在哪個書攤上,便會碰上一本特別值得收藏而又特別便宜還特別難尋的好書!
淘舊書攤需要一種無欲無求的散淡情致,買不買不打緊,翻翻撿撿本身就是樂趣,但真要有所收獲,尋求那種概率極低的“意外”,還真得不斷地淘。不指望,而又不能一點都不指望,這個分寸非久淘書者難揣個中奧妙。久淘必有所得,這是可以肯定的。筆者喜藏舊帖,每每摩挲那一摞長短不齊、色澤不一的舊帖,不免心中感慨。它們當初得來時,差不多都在不經意間。且舉兩本為例:一本為《康有為戊戌書稿后跋》,斗方冊,24頁,康體行書,為南海先生晚年所書,蒼古奇崛,精氣彌漫,是難得的康書佳構。書后有江天鐸詳述此跋曲折有緣的來由,亦為讀書人喜聞的逸事。全冊50元,賞玩之趣卻是無盡的。另一為袁寒云閑居瀛臺時聚友題畫吟詩的小集,八開本,盡為民國時一些風雅人士的墨痕,書畫俱佳。袁寒云是著名的“民國四公子”之一,袁世凱的兒子,其人在藝術上幾乎無所不通。像以上這樣的舊物都不易得。
淘舊書,有意外之得,當然也會有遺憾。曾在舊書堆里翻出過一部完整的《祝枝山狂草碑帖》,尤為難得的是這碑帖為原拓本,字口整齊,全冊無損,要價45元。我是20年前遇到的,當時覺得價格略高,便放了手。一念之差,令我后悔至今。淘舊書常有失之交臂的時候。有一次在路邊小攤看到大漢奸金壁輝傳記的上部,心想要是下一部就好了,我家恰恰有上部。等回家一看,家里的那本竟是下部!
有意外的喜悅,有事后的遺憾,但不管怎么樣,淘舊書總是一種讓人遍嘗五味的休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