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的單身朋友中,少有自己做飯的。他們的家里,總是放著一箱又一箱的方便面,不想出去吃的時候,就泡一碗面,坐在電腦前,一邊和網友聊天,一邊漫不經心地吃。
這場景夠凄涼的,有點敷衍肚皮的意思。可是朋友們別無選擇——他們不認真地做飯,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一個人的飯實在沒辦法做。
給自己做飯,烙張餅,就著半盤土豆絲喝碗稀飯吧,太簡單;冷拼熱炒地弄幾個菜吧,又太奢侈,而且還吃不完,剩一堆殘羹冷炙,看著就心煩。所以,就算有充足的時間,就算有很高的做菜手藝,也難得有給自己做頓飯的心情——想對自己好一點,居然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不用說自己做飯,就是一個人去外面吃,也很無聊。胃口再好,肚量有限,一道菜一道主食就足夠了。于是,大飯店就不能去了,因為那里的主食上得慢,你得耐著性子,像傻子一樣等半天。不去大飯店就不去吧,有些小店里的特色小吃也做得很可口很地道。可是這些小店生意太火,你在凳子上坐定,剛要開吃,就發現身前身后、身左身右站著很多人,他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你,他們盯著你吃飯不是在關心你,而是在關心你的凳子,他們等著坐你的位置,他們的眼神里,含著焦躁,含著催促,惟獨沒有一點的柔和。在他們的注視下,你哪里還顧得上仔細品味,只想著趕快把飯菜扒拉進嘴里,趕快逃離這個地方。越是匆忙,勺子碰在碗上的聲音越大,咀嚼聲和喝湯聲越響,你越是感到狼狽,越是覺得惱火。
一個人吃飯,總歸是無趣的。真想對自己好一點,那就應該和朋友一起吃。大家都瞧不起“酒肉”朋友,認為這種朋友無真情。什么叫真情啊?肯為你吃苦賣力,卻不計自己的得失,才算是真情嗎?如果是這樣,這種真情,誰都別奢望。其實,能陪著你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吃飯的,就是知心朋友。而那些沒在一塊吃過肉喝過酒的,交情就談不上。
一幫朋友相聚,可以要一桌子菜從容地吃,可以海闊天空隨心所欲地閑聊,心情自然就格外地好,吃起菜來也覺得格外地香。曾有位同事,非常愛吃某飯店做的一道涼菜,幾次打包回家,但在家一吃,就覺得味道淡了許多,無奈中大發感慨:還是和大家一塊吃,才覺得香啊!
人要活得舒坦,活得滋潤,就得往人堆里混,就得有很多的朋友,否則,連吃飯這樣簡單的事情都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