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神話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遇到了兩位女子,一位美麗而邪惡,另一位不算美麗卻代表著美德,赫拉克勒斯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后者。赫拉克勒斯以神武而著稱,但是他的選擇卻充滿了智慧。
今天的人卻未必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企業則更是如此。最近,腦白金的廣告又一次被廣電總局點名批評,而康師傅礦物質水也因虛假宣傳而陷入輿論中心,我們更無法忘卻在上一個春節恒源祥的十二生肖廣告給大家帶來的“震撼”#8943;#8943;在這個時代,惡俗廣告、欺騙或誤導型、惡意攻擊型、歧視型的廣告等,都是當前企業在利用廣告做品牌傳播時所經常使用的手段,也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腦白金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除了廣告之外,公關是企業做營銷傳播時的又一個利器。然而,如今被無數企業奉為圭臬的網絡隱性推廣也引來了不少爭議。到底經過了企業操縱的意見領袖的看法還有多大價值?消費者的感情是否無形中在被操縱或者錯誤引導?
基于這些在品牌傳播中的行為,人們有很多的爭議,有人認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對社會和消費者不負責任,而有人認為對于企業而言,最大的道德就是盈利,只要能增加利潤就是道德的。更有思維縝密的人士認為,企業和社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道德標準。
那么,到底該如何看待品牌傳播過程中的營銷道德問題呢?這是不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希望通過這期專題讓所有的企業放慢一下追求利潤的步伐,進入對營銷道德的思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