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思想品德課 體驗教學 創設情境
體驗教學強調的是學生主體的親自參與和經歷,通過學生主體的親身體驗獲得道德知識、提升道德情感、進行道德實踐。通過學生的角色體驗、情境體驗、情感體驗、實踐體驗,讓學生去感受和反思,從而成為學生自我發展的一種內驅力,促進學生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和更高的層次上進行更積極主動的自我發展。
下面我以七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為例,談談體會。
一、利用圖片再現歷史畫面創設情境
在講授感受自尊的快樂時,播放香港回歸的音像資料,教師作些背景介紹,請學生談談全中國人民為什么這么快樂?從而感到國家的尊嚴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二、回憶自己的經歷創設情境
在講授感受自尊的快樂時,讓每一位學生回憶有沒有以下經歷:課堂上只有自己的答案最有新意,同學們不由自主地為你鼓掌;英語發音你最標準,老師叫你每天早上帶領大家朗讀英語;在體育比賽中你取得優異成績,登上了領獎臺。鼓勵學生在回憶個人生活經歷中體驗自尊的快樂。
三、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讓學生閱讀“恥辱戒指”的故事,幫助學生明確知道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四、反思自己感悟道理
讓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并使學生對自己的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感到難為情,從而認識到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五、利用名言警句創設情境
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讓學生談談理解,使學生認識到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唯有知恥,才有自尊。不知羞恥的人,永遠不會有自尊。
六、利用小品表演創設情境
讓學生表演:我的裙子真漂亮,是爸爸剛剛買來的,是名牌;別人都說我胖,我自己也覺得太難看了,我現在看見飯都不想吃了,我學習也沒力氣了。通過學生中這些真實現象的表演,使學生認識到虛榮是一種扭曲的自尊,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榮耀、光彩的心理,過于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我們的身心發展是有害的。
總之,作為教育者應深入學生的情感領域調節情感,變換信息刺激的內容、形式和強度。讓學生在情感中通過想象來體察形象的思想感情,并從中領悟和把握思想品德知識,感悟其中的道理;思想品德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自主探索體驗中“悟”理。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體驗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思想品德教學不能沒有體驗,體驗別人無法代替。通過引導有效促進學生道德體驗,使學生在體驗中學會判斷。學會選擇、學會行動、自覺發展其道德約束力。思品課只要建立一個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親身體驗的再發現過程,就會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唐山樂亭新戴河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