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教學 興趣教學 教學成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沒有動力,又何談教學成績呢?因此,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將是全面提高數學教學成績的關鍵。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在教學思想、方法、手段等方面積極創新,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高效率地學習數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打擊
記得有位班主任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當老師的每天被領導批一頓,我們還想工作嗎?答案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作教師的應經常設身處地為學生想一想,我們不應該緊緊地盯著他們的缺點和錯誤不放,而應該及時地抓住他們在課堂上或作業中的閃光點給以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不聽、作業不做,自暴自棄,讓每個老師很是頭疼。有一次自習課上,我跟他商量:“我教你一道題吧?”他不假思索地說:“我不會”。我說:“你這么聰明肯定能學會!”。他見我很誠懇就沒再拒絕,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了他一道題,第二天小測驗時,我有意把這道題寫成第一題,當時他一看題,就興奮地叫了起來:“這道題我會做!”我笑著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從此,他不再得零分,對數學也慢慢地產生了興趣,成績也漸漸地好了起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很有道理。
二、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前不久發生的一件小事給我的觸動很大,有一個本來坐在第一排的個子很矮的學生,主動找班主任調座位,而且強烈要求坐到最后一排,原因是他不想看見某某老師,而且已經嚴重到當這個老師上課時,他恨不得閉上眼睛、堵上耳朵。試想:再聰明的學生,如果討厭某老師到這種地步,還談什么興趣呢?所以,要想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就要對老師感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好,才會產生“愛屋及烏”、“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應。同時,教學中,教師親切和藹的表情、幽默風趣的話語都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心境和強烈的求知欲,自覺實現教學過程中默契配合的最優化。
三、融入一些生動有趣的數學知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習內容講述諸如數學發展簡史、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的成長過程和有關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名稱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還可有的放矢地講述一些趣味性強、容易使學生產生強烈好奇心和豐富想象力的數學典故,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令學生產生了愉快的學習心理,自然興趣盎然、其樂無窮。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有些數學知識很抽象,難于理解,單憑老師的講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不感興趣。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就會一目了然,既形象生動,又引人入勝。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個有心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終達到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推動數學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目的。
(作者單位:河北邯鄲市新興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