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教學是指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有效教學是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的教學行為,是教師與學生雙重價值的體現。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思想,科學地運用教學策略,使學生樂學、會學、愿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效體現在教師能激發全體學生投入學習,能訓練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模仿教師提出的虛擬任務到實際解決具體任務,最終掌握《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從而能夠達到開發網站的實踐技能。
[關鍵詞]有效教學 師生互動 教學評價
一、教師的教
1.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是教師專業活動的靈魂,也是每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規范的教學目標應該包含四個要素:(1)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為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2)行為動詞必須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否則就無法評價。(3)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4)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后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用以評量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
2.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
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要從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不是從背教材出發。教學設計的成效如何,將取決于對學生情況的了解程度,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必須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否已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了解學生是否已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了解學生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哪些地方需要教師重點評講、仔細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簡單點撥或引導等等。只有深入地了解學生,找準教學的起點,才能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使教學活動緊湊嚴密,盡量發揮每個單位時間的最大效益。
3.教材處理
教材是教學的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惟一的資源,它不能成為師生反復研讀和記誦的不容置疑的圣經,更不能成為啟迪智慧的萬能鑰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對課程資源進行某種開發,對教材進行增刪、重組和包裝的藝術處理過程,以增強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降低教材難度,使教學內容更趨于合理,讓教材的教育教學功能得以充分實現。
4.創設情境
在教學中,要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讓教學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教師可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通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手段,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使枯燥的材料生動化,努力創設貼近生活、貼近自然、貼近自身體驗的學習情境,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在吸引人、感動人、激勵人的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學習,為課堂動態生成提供空間。
比如,在講授關于網頁超級鏈接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在日常上網時就會經常用到,因此,他們會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很想知道是如何設置鏈接的,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這方面知識放到學生感興趣的網站中進行講解,在具體的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創建超級鏈接的技能。
二、學生的學
1.分析任務,找出任務的關鍵
在計算機過程的講授中,我采用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學生明確任務的前提下,通過學生間相互討論,找出完成任務的關鍵知識。如網頁設計與制作的鏈接中,我給學生提出兩個任務,一個是站內鏈接,一個是站外鏈接,要完成這兩個任務的關鍵所在是鏈接地址的設置,通過討論學生得出,站內鏈接用相對地址,站外鏈接用絕對地址。這樣學生就將相對地址與絕對地址的區別掌握了。
2.改善學習方式,動手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以往過于重講授,學生是被動的聽講者,教師一人唱主角戲的現狀,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親身體驗學習過程,并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但這里所說的學習方式不要留于形式,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操作要求。
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創建鏈接任務中,學生在分析任務得出解決任務的關鍵后就可以動手實踐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將以題簽的形式下發操作要求,使學生明確操作步驟,順利完成任務。這時學生體驗到成功,進而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強化了技能。
三、師生互動
教學過程要由單向的“灌輸”和“接受”轉為雙向的“對話”和“互動”,課堂上師生之間除了認知信息的交流外,還有思想與情感的交流。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但要保證主動權在學生手中,到位而不越位,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要行為參與(操作、討論、合作交流等),還要情感參與、思維參與,要看學生在學習中是否熱情、是否主動、是否動腦筋思考問題等,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夠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下學習。如采用聊天、游戲、講故事、猜謎等活動來展開教學。對于暫時后進的學生,教師要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從而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和學生安全、自由的心理環境,促使動態生成成為可能。
四、教學評價
課堂上要恰當的評價激勵。評價語言的使用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自信心。采取多元評價方式,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教師的語言還要體現導向性,不要一味的表揚,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對是錯,怎樣改正,培養學生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行為品質。
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自評和互評,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指導學生對當天的學習效果進行自評,學生會針對當天學到的知識進行回憶和思考,找出還不明白的地方告訴老師,以便于老師及時輔導和講解,從而達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另外,在同學之間開展互評,讓他們互相學習,查找差距,最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做出的評價進行逐一點評,指出存在的問題。通過這一系列教學評價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拓展教學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五、課堂上要強化訓練
課堂訓練是一個重要的教學過程。通過練習,能促使學生將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并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鞏固新知識,形成技能。一般包括:基本訓練、對比訓練、變式訓練、綜合訓練、提高訓練。通過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特別是計算機這樣的技能課,更是要強化訓練,使學生真正的掌握技能,學以致用。
總之,我認為實施有效教學更多地體現在教師能否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否積極有效的進行自主學習,這一節課教學內容是否得到落實。
(作者單位:吉林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