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自由時間的引導教育,教會學生個性化地、合理地安排自由時光,使學生在自由活動中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學會交往、學會創造。組建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加興趣小組活動。讓孩子放飛自由的心靈,讓孩子擁有真正的金色童年。
[關鍵詞]學生 自由時間 金色童年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可以說,所有的自由時間都是供自由發展的時間,有無自由時間、自由時間的多少,決定了人的發展空間有多大。那么,是讓孩子在自由支配的時間絕對自由,學校不聞不問、放任自流呢,還是把包袱甩給家庭,讓家長去管理呢?筆者認為,這兩種做法都是不正確的。社會把孩子交給了我們,我們學校應該不負所托,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因此,在今天,對學生進行自由時間的引導教育,教會學生個性化地、合理地安排自由時間,使學生在自由活動中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學會交往、學會創造就顯得十分必要。
首先一點,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學生的,我們學校、教師不能占用,對學生活動只能是引導,而不能包辦代替。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對于全面發展和形成他們的智力的、審美的興趣和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支配時間,意味著學生具有了熱情的實現自我、用創造性的方法表達自我的機會。這便是愛!但是,由于兒童缺乏控制時間的自制力,如果讓兒童在自由支配的時間里愛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樣放任自流,會使孩子養成無所事事、懶散疲塌的不良習氣。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呢?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不是靠口頭解釋(年齡小的孩子還不懂這些解釋),而是要靠組織活動,靠示范,靠集體勞動。因此,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給予每一個學生自主活動和表現自己的機會,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多種不同類型的興趣小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加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自己做活動的主人,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引導學生自動組建活動小組。采取“滾雪球”的方法,先重點輔導幾個小組,輔導員參與活動,和他們一起商定取組名、選干部、定內容,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然后在中隊、大隊發揮先行小隊的宣傳、示范、發動、指導作用,促進其他小組的自動化組建。學校、教師必須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因地制宜,創設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重視活動的自主性,鼓勵形式的多樣性。學生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活動方式,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具體來說,根據我們的培養目標,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學生自由時間的引導。
一、引導學生學會生活
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快樂的時間,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居住地接近等為載體,孩子們自由結合成一個個生活小組,孩子們可以學習烤地瓜、開家庭音樂會、進行野游、野炊,出去“尋找春天”,參觀紙制品廠、電信局,一起學做家務……
我們還可以與雛鷹爭章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活動促爭章達標,以爭章達標充實活動。如孩子們為了得到“家政章”,雙休日向父母請教“當家之道”,少花錢、多買菜,還要學會做飯、燒菜。又如,為了爭得“種植章”,隊員利用休閑時間學種菜種花、養小雞小鴨。這并非想象中的“讓孩子學會玩耍”那樣簡單,而是引導他們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二、引導學生學會求知
我們要追求這樣的境界,引導孩子們在自由支配的時間里把學習、生活與娛樂融為一體,在自由支配的時間里,能夠有學習的意識、研究和探索的樂趣,而在學習時,又能保持一份輕松愉悅的心態。和諧來自心靈的充實,讓孩子們心靈充實起來的最好辦法,就是引導他們讀書。我們應營造一種濃濃的讀書氛圍,讓學校的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讓讀書成為學生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培養學生讀書意識和習慣,讓好書成為學生的朋友,讓讀書成為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讓書籍像心愛的音樂旋律一樣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
為此,我們必須開放學校的圖書室、閱覽室和微機室,能夠讓學生隨時進行讀書學習,可以采取把圖書室的圖書分散到班級圖書角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閱讀。讓學生自主創辦小報是展示學生讀書求知成果的好辦法。辦報的功能是豐富多樣的,它既能培養學生的多方面的素養和技能,又能豐富他們的生活內容,而且還能充分展示和交流學生的讀書求知活動成果。此外,還有班級小報、黑板報,學生自辦小報,家庭自辦小報等。學校還利用校園廣播交流學生的閑暇生活經驗,部分學生還在個人電腦網頁上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
三、引導學生學會審美
我們要讓學生走進生活,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利用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民間音樂、工藝美術、手工制作等進行活動。把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這些優秀的民間藝術之精華引入到學生活動中來,從而使學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學校要多開展一些如看電影、觀看文藝演出、書畫展覽等活動來陶冶孩子的情操,以此來提高孩子的美術興趣,培養其審美、感受美的能力,并且教育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四、引導學生學會健體
關鍵是切實搞好“快樂大課間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全體教師共同參與,有組織地安排學生進行有趣的體育活動,確保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我們的做法是上午的大課間集中做操,下午大課間讓學生自選項目進行鍛煉。
五、引導學生學會創造
我們要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開展興趣小組活動,使其形成穩定的科技愛好和特長,有計劃、有步驟地采用科學方法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首先,引導學生選擇各種來自身邊,而又有研究價值的實際問題,進行探索、構思和設計;然后,實施驗證,最后,形成成果。學生選擇課題時,老師要指導學生考慮,憑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現在的制作技術,能否完成這項發明,如能完成就把這項發明進行設計、構思、制作出來,如不能完成就把這些設想寫成文章表達出來,寫出作者的引發思路,設計和構思過程,要用的材料、工具,及目前無法制作的原因等。在以后條件成熟時再構思、設計、驗證、制成小發明作品。同時,根據學生心理差異,加強個別輔導,依靠社會和家長為學生提供參觀、調查和活動場地,進行創造活動。
總之,自由支配的時間應該使學生變得忙碌起來,而不是讓學生無所事事,放任自流,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各自的特長;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在自由的時間里放飛孩子自由的心靈,讓孩子擁有真正的金色童年。
(作者單位:山東壽光市羊口鎮楊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