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課程不能僅從技術的層面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更應該把信息技術內化為學生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是現代小學生必備的素質。
[關鍵詞]信息素養 小學生 培養
在《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改變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養,即以信息技術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應擁有自己的問題和學習目標,讓他們自己去主動探求知識的奧妙,感悟信息技術課程的博大精深。讓他們自己運用多媒體網絡、利用各種媒體收集信息,從生疏到熟練,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從而最終解決問題。通過問題解決,學生不僅可以深刻地理解課程中相應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而且還可以掌握諸多信息能力,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奠定了扎實的實踐基礎。
一、轉變觀念,蛻變重生
信息素養是基于信息時代對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具有整體性;同時它又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具有發展性;信息素養表現在人的不同方面,具有層次性。因而,對信息素養的任何單一角度的描述都會帶上人與時空交匯的烙印,也都有其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我們應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超越單一視角而做出更“深度”的描述。
從技術學視野看,信息素養應定位在信息處理能力。從心理學視野看,信息素養應該定位在信息問題解決。從社會學視野看,信息素養應定位在信息交流。從文化學視野看,信息素養應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構。?信息技術教育所指的信息文化,并不是孤立于技術、孤立于各種信息活動的。信息技術教育也不是上述四個方面的簡單疊加,而是從信息處理到信息文化的不斷升華。信息素養的科學結構,也不是能簡單界定為單純的信息活動的某個方面或某個環節,而是建立在上述四個層面相互融合基礎上的健全人格塑造。其中,信息處理是基礎,信息問題解決是關鍵,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導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構成一個統一而豐滿的整體。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
教師的信息素養是直接影響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身示范,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信息素養教育。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及時獲取發展研究的新信息,就會影響教學內容的更新,甚至還會將一些已經過時的觀點傳授給學生。試問一個自身都缺乏求知欲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怎么能夠培養出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的學生呢?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師自身的工作,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增強教師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要充分利用網上資源,經常性使用多媒體或電腦上課。
三、精心設計,巧妙開發,努力創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氛圍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的信息素養是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養的,教師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資源進行教學,并有意識地提倡學生采取多種形式來獲得和利用信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改變傳統的講課方式,改為通過制作Flash動畫講解內容;也可以注意收集一些跟教學要求有關的有趣的視頻給學生觀看,提高獲取多種信息的興趣。
四、轉化學生上網觀念,多角度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很多學生對網絡缺乏分析、辨別的能力。據調查,網絡游戲和網上聊天是青少年上網的主要內容,網絡游戲充斥著暴力等內容,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上網的良好習慣,多角度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例如,在上有關網絡規范課時,教師可采取課堂辯論賽的形式讓學生學習上網的道德修養和安全法規。在完成教學內容前一周,教師可布置辯論題目:計算機網絡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要求學生就網絡道德內容和法規、計算機網絡利弊分析等方面做好準備。同學們對這樣的辯論賽很感興趣,積極地通過互聯網、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
辯論開始后,辯手們充分利用搜集到的信息開始了唇槍舌戰,課堂氣氛高漲。賽后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樣的辯論賽,了解到計算機網絡的利和弊,認識到正確利用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性,也懂得了上網時應該遵守網絡道德、法規,這種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達到了教學效果。
五、將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與社會生活相結合
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教學的整合是進行有效學習、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其他學科學習,也可以引導學生協助其他學科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或達成教學目標,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解決學科學習任務,實踐表明這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途徑。要特別重視學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養。如果將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僅局限于課程、課本和學校的做法,就會割裂學生與社會的必然聯系,是不完整的。
六、在教育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前進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已表明,教師在反思自身教學經驗、技能、活動及教學觀念,評估教學行為的同時,可激起其專業方面的創新意識。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在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提升自身教學素質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山東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