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學班集體 機制 建設
針對新時期中學生的思想特點,對其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既要傳承傳統科學的管理教育方法,又要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和創新,在德育實踐中探索更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路子勢在必行。
一、建立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絡機制
建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絡,即學校領導、班主任深入班級,學生家長定期輪流參與班管理,校外輔導員定期與學生溝通思想的管理模式。
1.班主任深入班級。學校負責政教的領導及其他領導輪流深入班級,班主任要和同學們一起打掃衛生,隨學生到學校食堂共進學生餐。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隨堂聽老師講課等。
2.讓學生家長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因為中學生正處于學習新事物、模仿新事物較強且思想狀況不穩定時期,思想狀況受不健康思想干擾后向負面發展時,有時單靠學校領導、老師、同學的幫助是不夠的。
3.聘請校外法制輔導員。針對個別學生在校表現好、節假日后常出現思想波動,甚至有違規違紀的表現,我們聘請了派出所政治、業務素質都較高的干警定期參加班會。向學生進行法制宣傳,結合實際案例,對那些有不良思想的學生起了警醒作用。
二、建立值日班長和班主任助理機制
要使學生真正轉變思想,必須激活他的內部動力。為此,我們選準充分展現每個同學的組織領導才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突破口,開展了打破班干部長久不換的格局,采取選任值日班長和班主任助理的舉措,每周班會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在班里舉行“假如我是班長或班主任助理”競職3分鐘演講,結合平時情況,由同學、班主任、領導舉手表決產生。值日班長具體負責一天的班務工作,班主任助理則負責協調班長與其他班干部、同學的關系,安排學校的工作,及時收集同學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報告給領導和班主任,并匯報處理方案、處理結果等。實踐證明,產生這種深刻體會的過程,道德情操就得到了陶冶,思想覺悟就無形中提高了。
三、建立班級文化育人機制
1.創設健康有益的活動文化和行為文化。組織收看中央及省、市、區領導有關思想教育的電視講話節目,收看像中國航天等能振奮民族精神的電視節目,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舉行重大節日紀念活動,堅持升國旗活動、團隊入團儀式活動等。激發了學生的愛祖國、愛科學等熱情,使他們健康向上的熱情轉化為內驅力來影響其心理行為。
2.營造和諧的教室文化。教室里懸掛名人名言,在教室后面的壁報欄內,每天由一名同學至少抄一句名人名言,學習園地中剪貼報紙上的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本班本校的好人好事快訊。花開時節,教室四角各置放一盆鮮花,都是我們教室文化的組成部分。為了讓同學們學習雷鋒精神,做雷鋒式的青少年,老師在班會上出了上聯:“學雷鋒易,做雷鋒難,難能可貴。”一位同學隨即對出下聯,寫在了黑板上:“學好人易,做好人難,貴在堅持。”……看似平平常常的幾句對聯,卻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做模范人物的難能可貴,促使其爭做模范,警示自己勿染惡習。
(作者單位:山東菏澤牡丹區吳店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