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信息技術 會計核算 會計計量
用變革傳統而非模擬人工的思想來看待信息技術對會計方法的影響,將會給會計電算化事業提供新的視角。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從三個方面初步論述信息技術對會計方法影響的具體體現。
一、信息技術對會計核算形式的影響
會計核算形式是指填制會計憑證,根據憑證登記各種帳薄,以及根據帳薄記錄編制會計報表,以提供會計信息這一整個過程的步驟和方法。在手工操作條件下,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不同的會計核算形式,不管是哪種形式,都反映著基于手工操作這一技術特征。
1.處理環節多,處理內容分散
傳統會計受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需多名會計人員分工協作才能完成數據處理工作。每人完成整個過程中的某一段某一部分內容。
2.處理流程重復,內部數據核對體系復雜。
為了保證會計核算內容的正確可靠性,在手工會計系統中采取了專門的方法:首先分總帳和明細帳(日記帳)平行重復記帳,通過帳帳核對來檢查記錄的正確性;其次,在帳務處理的主要環節建立平衡校驗控制點,以檢查每一步數據處理內容的正確性。
3.處理周期長
在手工會計系統中,一般以月(季、年)為周期定期產生會計信息,平時只作分散核算,不經過特殊處理是很難得到各項綜合會計資料的。事后定期核算是手工會計核算形式的又一個重要特征。
二、信息技術對會計計量、計算方法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各種會計計量和計算方法的運用、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為選擇更科學合理精確的會計核算方法創造了條件;(2)為建立和運用新的會計方法創造了條件;(3)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建立多元化的會計計量方法體系創造了技術條件。
三、信息技術對會計報告模式的影響
會計報告模式一般指企業組織對外提供會計報告的方式,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揭示方式。
本文討論的會計報告模式則泛指會計信息系統向所有內外信息需求者揭示會計信息的模式。對一個企業組織的信息需求是多方面的,主要來自對該企業組織享有法定權益的群體。
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會計信息系統給傳統報告會計模式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1.表現在會計報告的目標上,傳統會計報告模式著重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員經營責任的信息,未來將更側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決策的相關信息;
2.表現在報告周期上,建立在分期假設和成本~效益原則約束之上的定期報告模式,將被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實時動態報告模式所替代;
3.表現在報告要素上,傳統模式已無法滿足決策有用性的要求,細劃報告要素,以全方位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事項的即時信息將是發展趨勢。
(作者單位:山東菏澤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