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教學 藝術 雙邊活動
教學是一種藝術,數學教學既是教學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數學教學的藝術集中表現在課堂藝術之中,有人曾說:“教師的共性加上每個教師的個性,不組成課堂教學藝術。”這就是說,課堂教學藝術要求每個教師必須準確地掌握數學原則,靈活地運用教學環節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通過優美的教學語言,既能突出重點,又能抓住關鍵,突破難點,并輔之以事先設計的問題,有藝術感染力的板書,必要的演示,情境的創高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就形成了教學藝術。
我認為數學教學的藝術性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數學教學工作是創造性的勞動,每個數學教師應先弄懂每個細節,然后才能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而這種“再創造”,又必須完全適應學生的理解力,思維力與想象力體現出活生生的數學思想。演員要揣摩編劇與導演的意圖,要進入角色的心理性格,才能使用權自己的表演具有藝術性;教師要認真備課理解教材,進入教材,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有藝術性,才能教好學生。
第二,數學教師應該通過數學美來發揮數學藝術的感染力,數學教學要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要揭示數學的對稱美,和諧美等數學美之外,又要揭示數學的語言藝術,創設情境的藝術,溫故知新的引入藝術等數學美。因此,數學教師既應該是一位數學論證和推理等方面的藝術家,又應該是講臺上的演說家,教師的講演要求既生動又富有感染力,其中又不乏幽默,含蓄。要想達到這樣,就要求數學教師對知識進行分析和重新組合,選擇適當的傳授方法,在講解中浸入自己的理解,觀點和感受。
第三,數學教學是雙邊活動,既要發揮數學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要做好協調工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質,這種藝術性質不但取決于教師的創造性,還取決于學生的創造性,更取決于師生的配合的協調性,師生思想的,語言的交流是數學藝術的核心。
第四,數學教學的藝術性質還表現在教學規律性和教師的獨創性的完美結合上,教學既有特殊的規律,又有一般的規律,這些規律既有教育的規律,又有心理的邏輯的規律,同時還要體現教師的獨立創造。在課堂上,教師除用一般方法講解外,更重要的是應選擇新穎的、獨特的、有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心理出發,運用邏輯的,推理的,簡而易懂的方法,以達到很好課堂效果。
第五,數學教學的藝術性質還表現在它真實性,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必須準確無誤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半點虛假,求真,求實是數學教師的追求,數學教學藝術既源于數學教學,又高于數學教學,是對數學教學的包容與質的升華。
因此,我認為數學是藝術,數學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數學教學是創造性的實踐活動,無論從教學內容來看,還是從教學活動來看都是這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把知識完美地系統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聽數學課是一門藝術,一種享受,感到課堂的扎實性與完美性,從而,輕松地掌握了課堂知識。
(作者單位:山東鄆城雙橋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