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興趣 教學情景 數學即生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應當適時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引起學生心理的內部矛盾沖突,并使他們意識到,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解決這種矛盾的沖突,從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恰當穿插有關生動的數學趣題、典故以及數學謎語,巧設懸念。如講“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詳細介紹一些有關勾股定理的歷史、人類對它的研究、它的廣泛應用等,以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二、滲透“數學即生活”的思想,誘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從生活中來,又服務于生活。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個特點,盡量聯系實際,利用身邊的例子,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神秘,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體現數學的實用性。如在“確定位置”中,讓學生以電影院找座位的場景展開教學,能夠較好的體現數學的現實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原來數學離我們并不遙遠,身邊處處都是數學。這讓學生親身參與活動,進行探索與發展,以自己的體驗獲取知識和技能,體現了新課改的特點。
三、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的選擇,不僅要以吃透大綱、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學內容的特點、知識的結構層次,課題的訓練項目為依據,而且還要熟知學生的認知規律。例如:數學教學中,對概念的教學可選擇“談話法”;對新知識的教學,可選擇“嘗試教學法”;對原有知識的遷移教學可選擇“自學討論教學法”等等。總之,無論選擇什么方法,始終都要以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實踐為主,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這樣才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誘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隨著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備進入課堂,給死板、枯燥的數學課堂教學增添了許多魅力。在數學教學中,一般應該遵循學生的數學認知規律,一切圍繞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常規的課堂教學和具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既新穎又自然。屏幕上生動有趣的畫圖,特別是動畫,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直觀、形象和動態的圖象的演示過程,則給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插上了形象和想象的翅膀。如在講“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時,利用動畫能夠很好的把圓和圓的五種位置關系較為直觀的顯現出來。
五、利用課堂小結多樣化,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堂小結是數學的重要一環,它總結全節所學內容,并納入知識系統,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課型,富于變化地采取不同形式的課堂小結。常用的課堂小結如下:
(1)對照式。教師把一節課應有的“收獲”板書到黑板上,在由學生對照板書總結自己的“收獲”。(2)討論式。由學生們自己討論,系統歸納總結。(3)獨立式。教師出示一組小結問題,以課堂作業形式讓學生獨立完成。(4)懸念式。教師歸納總結時制造一個“懸念”,促使學生再思考再探索。
(作者單位:山東章丘市白云湖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