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學生 “大氣”文章 閱讀面
如今中學生的作文,普遍“小氣”。手小:選材范圍小,瑣瑣碎碎,且不斷炒舊飯;眼小:目光如豆,心胸情感小,甚至陷入虛偽庸俗的泥潭。
“小氣”的反義詞是“大氣”,學寫“大氣”文章,就是要引導他們去寫有大見識、大氣概甚至大文彩的文章。
一、要讓學生擴大閱讀面,定向閱讀名人傳記,使學生胸中有“大氣”
引導學生多讀古今中外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軍事家、政治家的傳記,學生心中有了一尊尊高大的形象,有了效法的榜樣,寫作文時,“大氣”當會自然流瀉。如史圣司馬遷突遭下獄及腐刑,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奇恥大辱終于寫成《史記》。
二、要引導學生關心世界大事、國家大事、社會風云
要求學生每天看報,收看中央一臺的《新聞聯播》。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發表看法,寫成短文或日記。世界格局、中東戰爭、巴以和談、科索沃事件、日本教科書抹殺侵略事實……改革開放、“三個代表”、國企改革、黃河斷流等這些國內外新聞,學生都應關注。如報載申奧的一則新聞:“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結束對北京申奧的考察后到了加拿大的多倫多。多倫多奧申委同意國際奧委會聽取當地一反對組織的意見,而且多倫多奧申委的人也參加了這次會見并為會見提供了方便。在會上,反對組織的代表陳述了反對的理由,隨后多倫多奧申委的人進行了反駁。”按一般情況,這簡直不可思議。申奧這樣利國利民的盛舉,應該是全國人民一條心,應該是清一色的堅決擁護,一致贊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正是展示國人民族凝聚力的大好機會,怎能允許有不和諧音呢?就此新聞請同學們各抒己見,寫成文章。這一類訓練堅持做,學生作文逐漸就會“大氣”起來。
三、要求學生背誦充滿“大氣”的詩詞和名人名言
如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蘇軾“大江東去”,李清照“生當作人杰”,岳飛“怒發沖冠憑欄處”,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辛棄疾“沙場秋點兵”,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毛澤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讓學生胸中充盈豪壯之氣,潛移默化之下,學生作文時“大氣”就會自然流露。
四、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寫“大氣”文章
如吳晗《談骨氣》中引用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學生聯系實際議論:當今社會什么是大丈夫氣概。同學之間課桌上畫“三八”線,一言不合就怒目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在家中對老人不尊重、不孝敬……這些是“大丈夫”氣概嗎?請寫成作文《大丈夫論》或《我心目中的大丈夫》。
這里要說明的是,“大氣”不能變成“假氣”、“老氣”,如果變成空喊口號,亂貼政治標簽或者小小年紀就失去活潑,作文時裝作“小老頭”式的老成,那就走向了“大氣”的反面了。這里說的“大氣”,也絕不排斥貼近生活,從小事做起、寫起的做法,“大氣”不等同于大事。總之,“大氣”是指不管寫什么內容,其人其情其志必須有一定的品位與高度。這就要求盡量做到:眼大:閱讀量大視野大;心大:志高、趣高,追求真理,崇尚正義;手大:追求“大手筆”,出手不凡,寫出的文章都有一股正氣、清氣,有較高的語言格調與思想品位。
(作者單位:山東鄆城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