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教學 培養 心理素質
英語學習與學生的心理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發掘教材的心理教育內容,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要抓住課堂上的契機,對學生 進行合理的心理疏導,使英語成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陣地。
一、通過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我們讓學生從認識自我開始,讓每一位學生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 。樹立自信意識和成功心理。例如,在課堂上你可以問學生一些很簡單的日常用語。如:What'stheweatherliketoday?Whatdayisittoday?并對他們的回答作充分的肯定多說一些鼓勵的話。有時老師一句“你能行,你準能趕上”能喚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心。
二、利用英語教學培養學生正確對待挫折的心理素質
在高二英語課本中有這樣一篇短文。蘇格蘭將軍Bruce六戰六敗,最后不得不躲在山洞中。一天他看到一只蜘蛛織網,一次次掉下來,可一次又一次不懈的努力終于取得了成功。他從中得到啟發,鼓起勇氣,并最終擊敗了敵人的進攻。我在分析課文時讓同學們討論Bruce成功的原因,并讓他們結合自己曾面對的失敗,談談對失敗和挫折的看法。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有效措施為他們創造各種成功的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專長。
三、合理地運用鼓勵性評價,增強他們的成功體驗
1.評價要客觀
評價要做到全面與客觀,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人才觀。看一個學生,不能只看他的學習成績,還要看他的學習態度;不僅要看他的學習態度,而且要看他的學習方法;不僅要看他的學習方法,而且要看他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狀態。其次是收集信息要全面客觀,要全面了解情況,要防止“第一印象”、“暈輪效應”、“刻板印象”等認知偏差的干擾。
2.評價要以鼓勵為主
在教學中我們應改變以往那種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人的做法,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采用以鼓勵為主的評價方式,只要有進步,就要給予及時的鼓勵。
3.評價要有發展性
教師要用發展的觀點標準來評價學生,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切忌用僵化、固定的目光來看待他們,要看到他們的努力,看到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和變化,要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在評價標準的掌握上,要有一定的相對性。
四、借助英語教學,和諧學生人際關系
在平常的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語言習慣,培養他們學會尊重別人。例如,打攪對方,要說:“Excuse? me.”;做錯了事,要勇于說:“I'm sorry”;對別人的感謝要說“Not at all”等。還有也可利用課文提供的一些語言材料如:“On the Bus”、“ Mr Evense”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樂于助人,與人友善等好的心理素質。要鼓勵學生去主動關心別人,對他人的冷漠態度與自己的孤僻是相隨的。學會關心別人,在別人需要時主動給予幫助,創建一種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生活氛圍。
(作者單位:山東鄆城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