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提問 策略探討
一、問題的提出
1.問題總是教師課前預設好的。課堂生成的問題常被置之不理,或者輕描淡寫,不了了之,白白浪費了可貴的課堂生成資源。
2.提問的主體仍然是教師。提問還是教師的特權,“滿堂問”代替“滿堂灌”時有發(fā)生,學生只能忙不迭地應對教師的一個個問題,挖空心思揣摩教師的“標準答案”,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常被扼殺。
3.學生很少有提問的機會。學生的問題沒有機會提出來,不懂只能裝懂。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重新熟悉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內涵,讓課堂提問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使課堂因提問而變得更有魅力更加出色。
二、重新理解課堂提問的內涵
1.提問具有預設性。主要是指,課堂提問可以是教師課前預設的。課堂提問設計得如何,直接影響教學的進程和質量。
2.提問具有生成性。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課堂提問也必須體現(xiàn)生成性。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資源,并充分利用,合理挖掘即時問題,提高提問的針對性。
3.學生參與提問。主要是指課堂提問不是教師的特權,學生同樣是提問的主體,要讓學生質疑問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聰明的成長。
4.提問是交流的載體。新課程提倡師生交流、互動,而提問正是一個有效的載體。教師的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而學生的提問正是學生思維的展示與暴露。
三、改進課堂提問的策略
1.預設具有價值的問題
(1)問題富有思考性。問題富有思考性,首先要體現(xiàn)教學重點難點,切入口要適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其次,要適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問題難度太大,學生望而卻步;難度太小,引不起學生愛好。例如,學習“角的熟悉”,教師要求學生過同一點畫幾條射線,接著設問:除了射線,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學圖形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觀察思考之中,不僅找出了不同的角,還指出了角的邊、頂點,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等相關知識。
(2)問題具有啟發(fā)性。教學中教師關注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由表及里,由遠到近,由具體到抽象,由元認知提示語過渡到認知提示語。
2.把握重要的生成問題
(1)創(chuàng)設生成問題。所謂創(chuàng)設生成問題,就是課前預設的問題一旦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中受阻,要及時調整問題,創(chuàng)生出新的問題,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設生成問題,首先要注重因勢利導,即順著事情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引導,創(chuàng)設此時此地有利的問題;其次,要隨機應變,即跟著情況的變化,把握時機,靈活應付。或全部改變,或局部修整,使得問題更有利用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遞進。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只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是指,面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合理處理,巧妙地引導學生探索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能夠解答的讓學生解答,教師不能越廚代庖;學生不能解決的,教師作適當啟發(fā),讓學生試著解答,教師只能充當“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
(作者單位:山東單縣單城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