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蘋果2006年12月通過了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一、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表面光潔,果形端正,平均單果重239.8克,果色綠黃。肉質細脆、多汁,酸甜適口,有芳香氣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0%。常溫下可儲藏至翌年2月。
二、生長結果特性
樹體緊湊,樹姿半開張,分枝角度大,節間短。極易成花,結果初期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有腋花芽結果習性;成年樹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果臺副梢有較強的連續結果能力,翌年結果比例占46%。
三、物候期及抗性
在冀中南地區,一般3月下旬花芽萌動,1周后葉芽萌動,4月中旬始花,4月下旬盛花,花期持續10~15天。花后5天新梢開始進入第1次迅速生長期,6月下旬第1次生長結束。第2次生長始于7月上旬,止于7月底。極抗蘋果枝干輪紋病和蘋果炭疽病。
四、栽培技術要點
喬砧栽植密度為每667平方米(1畝)45~83株,矮化中間砧栽植密度可增加到667平方米110株。矮化中間砧密植栽培樹可采用軸干修剪法培養成細長紡錘形,維持主干高50厘米,全樹軸干25~30個,軸干角度80°~90°,單軸枝量60~100個,枝果比保持6~7∶1,樹高3米左右,最高不超過行距。適宜的授粉品種為“新紅星”、“紅富士”、“藤牧1號”、“新世界”等。(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 馮建忠等 郵編:050061 電話:0311-8765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