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油18號”系貴州省油料研究所選育的半冬性、雙低、甘藍型雜交油菜新品種,2003年8月和2007年3月分別通過貴州省和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綜合性狀好,豐產穩產性較強,在適宜環境條件下增產潛力較大,屬于高產穩產型品種,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一、特征特性
該品種生育期約210天,苗期長勢較強,生長整齊一致,幼苗半直立,株型緊湊,開花集中,營養生長期長,不易早薹早花。植株高度19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10個左右,角粒數20粒左右,全株有效角果數400個左右,千粒重4.5克。綜合性狀好,抗倒伏,耐旱、耐濕,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較強。籽粒芥酸含量小于1%,硫甙含量小于25微摩爾/克·餅,含油量40%。大田表現產量高、品質優、豐產性好、適應性較廣,適宜貴州省內各油菜生產區以及長江流域油菜生產區種植。
二、栽培技術要點
1.播種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種,5葉1心期移栽;直播,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
2.種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土,667平方米(1畝)保苗7000株左右;中下等肥力田土,667平方米保苗1萬株左右。
3.施肥:該品種需肥量較大,應注意氮、磷、鉀、硼肥的平衡施用。底肥667平方米施有機肥1000公斤,加過磷酸鈣50公斤、氯化鉀5~8公斤、硼肥0.5~1公斤混合施用,或667平方米施用硼肥0.25~0.5公斤,苗期噴施。
4.田間管理:早勻苗、早定苗,及時中耕除草,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蟲,后期注意防治蚜蟲。(貴州省油料研究所 陳靜 郵編:5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