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申奧時的七項具體綠化承諾已經完全兌現,北京不僅自身完成了新的蛻變,也為我國生態建設帶來了新的動力
網絡上近來有這樣一條新聞點擊率非常高,說的是一名北京普通的中學生白雪,因為通過與外國元首通信宣傳北京的“綠色奧運”理念,現在已收到了包括法國總統薩科齊、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德國總理默克爾、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等元首寄回的30余封回信。
一個普通的女孩的通信能引起這么多外國首腦的重視,不僅僅源于她“綠色奧運”宣傳夢想的執著,也從某種程度反映出北京提出的“綠色奧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剛從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畢業回國的張黎來到北京后大吃一驚,“我幾年前來北京簽證的時候正好趕上沙塵暴,天灰蒙蒙的,出去一趟,灰頭土臉的?!薄艾F在,我很喜歡北京,藍天白云讓我心情很放松。”她有些興奮。
7年前,中國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三大理念,并對世界作出莊嚴的承諾:“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將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一屆令人難忘的盛會?!?/p>
面對“綠色奧運”,北京奧申委更是向世界作出7項具體綠化美化的承諾。這七項綠化指標分別是:全市林木覆蓋率接近50%,山區林木覆蓋率達到70%,“五河十路”兩側形成2.3萬公頃的綠化帶,市區建成1.2萬公頃的綠化隔離帶,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全市自然保護區面積不低于全市國土面積的8%。
如今,這7項具體綠化的承諾已經完全兌現,“綠蔭覆蓋、花團錦簇、景觀優美、環境宜人”的新北京正張開雙臂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踐行承諾的努力
從1998年開始,北京已投入1200多億元用于改善環境,在防治煙煤型污染、機動車污染、工業污染、揚塵污染和生態保護與建設等方面,連續實施了200多項治理措施,北京的空氣質量已連續9年得到改善。
2007年,北京的“藍天”數為246天,比2001年申奧成功那年提高了15.6%。
“這幾年,最大的感觸是北京的環境越來越好,咱們的承諾實現了,自己也受益。吃完飯我們經常去散步,我家附近的公園24小時免費開放?!庇浾唠S機采訪的一位李女士說。
近幾年,北京市充分考慮城區和市民生活對綠色的需求,在城市中心區見縫插綠、恢復建綠、開展了“500米見公園綠地”建設工程,要求每年每個區要建成1~2塊大型綠地,充分利用角落空間建設小型綠地,使市民出門不過500米就能看到公園綠地。同時通過屋頂綠化、墻體綠化、立交橋綠化、建設綠蔭停車場等多種形式,為城市中心區創造更多的綠色。
2001~2007年,北京城市園林綠地增加了1萬公頃,樹木增加了2271萬株,草坪增加了4653萬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市區的生態環境,實現每年固定二氧化碳21.1萬噸。城市增添了綠色,市民增加了氧吧。
不僅僅是綠化方面,在大氣治理方面,北京也花了大力氣。
2008年3月1日,北京機動車排放標準正式與歐洲發達國家接軌,尾氣排放污染物削減約50%。
為進一步減少顆粒物排放,北京市制訂了更加詳細的空氣保障方案。其中包括6月底前北京冶金、建材和煉油與石油化工企業要達到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淘汰治理有機化工、冶金、石化和水泥等一批高排放企業,5萬戶平房實行“煤改電”等。
據了解,北京市特別針對夜間污染嚴重的問題重點加大對夜間從事建筑工程運輸等高排放車輛的管理和執法檢查,加大施工工地揚塵污染的控制,嚴查違法使用經營性小煤爐、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
為保證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交通正常運行和空氣質量良好。在2008年7月20日這一天,有兩大措施同時實施。
一個是,北京實行了“重污染企業暫時停產”的規定。7月20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多家冶金、建材、石化等重污染企業將暫時停產,以降低其在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的污染物排放。
另一個是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間對北京市機動車和外地來京車輛實行單雙號限行,機關單位停駛70%車輛。北京市環保局的網站上,可以看到以下這組數據:限行令實行的第一天,北京市的污染指數由64下降為55,7月20日、21日兩天的空氣質量均為國家二級良,達到了承諾的標準。
北京在用她的實際行動,一步步地踐行著她對世界的“綠色承諾”。
與林業的互動
7年來,北京在“綠色奧運”理念的推動下,緊緊圍繞“辦綠色奧運、建生態城市”的目標,全面推進奧運綠化、城市綠化和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
“‘綠色奧運’的理念也正是為了唱響綠化、環保、改善生態的時代主旋律。林業在創建‘綠色奧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眹伊謽I局植樹造林司司長魏殿生表示。
北京“綠色奧運”的承諾,不僅僅讓北京變了個樣兒,也為我國生態建設帶來了新的動力。
自2001年開始,我國進一步加大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長江等防護林和速生豐產林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力度,造林規模創下歷史最高水平。特別是針對北京周邊地區的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地確立了大力發展灌木林、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的技術路線。

據魏殿生介紹,31個奧運比賽場館、45個訓練場館,以及奧運道路連接線等160多項奧運綠化建設工程進展順利,綠化面積1026公頃、栽植喬木37萬余株、栽植灌木210萬余株、栽植地被460余公頃。680公頃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和民族大道綠化景觀建設已經基本完成。
為更好地實現“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平原、山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的承諾,7年來,北京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外圍加緊生態屏障建設,使全市范圍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呈現了城市青山環抱、市區森林環繞,郊區綠海田園的生態景觀。
在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建成了1.26萬公頃的綠化隔離帶,形成了森林環繞城市的景觀。2007年又在城市綠化隔離地區啟動了“郊野公園環”建設工程。規劃建設公園100余個。2007年建設了15個,2008年5月已經向市民開放。
在平原地區,建成了長度1000余公里,綠化面積2.5萬公頃的“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和農田林網等生態防護林。如今已經形成以綠色走廊為骨架,點、線、面,帶、網、片相結合的平原地區生態屏障。
在山區,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水源保護林建設、封山育林、爆破造林、中幼林撫育、低效林改造、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建設工程,使95%的荒山實現綠化,增加了山區林木總量,林木綠化率超過70%,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全市國土面積的8.18%。形成林木蔥翠、綠繞京城的山區綠色生態屏障。
7年的時間里,愛護環境、重視環保已經成了北京市民的一種生活態度,他們綠化意識的提高也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
據了解,許多市民以認建認養一棵樹木或者一片綠地為榮。到2007年,北京市民認建認養綠地146塊,面積達357公頃,認養樹木4.4萬多株;而全國有109.8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累計植樹515.4億株,義務植樹盡責率已達58%。
北京市民還積極參與綠化美化的各種創建活動。到2007年底,全市累計創建園林衛星城10個、園林小城鎮46個、花園式單位4951個、全國綠化模范城3個、全國綠化模范縣2個。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說,近些年,老百姓對環保的態度從不理解到不關心再到積極參與,一直到現在的主動行動,可以說,這是籌辦綠色奧運帶來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