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災區許多村鎮變成了廢墟,到處是殘垣斷壁和飄飛的塵土,究竟有多少災民被困在廢墟下,是最令人揪心的問題。如何快速地搜尋到廢墟下奄奄一息的傷員,也成為救災的焦點和難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跡象會越來越弱,救援人員為了能及時發現廢墟下的傷員,使用了高科技救生儀——專用于搜救災難中被困人員的“生命探測儀”。通過這種探測儀,救援人員可以透過混凝土、磚、雪、冰和泥漿,探測人力無法到達的區域是否還有生命跡象,從而實施救援。
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應用最多的生命探測儀,根據不同的原理分為光學生命探測儀、熱紅外生命探測儀和聲波生命探測儀。
光學生命探測儀,又被稱為“蛇眼生命探測儀”,它是利用光反射原理進行生命探測的儀器。儀器的主體非常柔韌,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礫中自由扭動。儀器前面有細小的探頭,可深入極微小的縫隙探測,類似攝像儀器,將信息傳送回來,救援人員利用觀察器就可以把瓦礫深處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
熱紅外生命探測儀則具有夜視功能。它的原理是通過感知溫度差異來判斷不同的目標,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熱紅外生命探測儀在感知人是否存活方面很擅長。它能夠探測并且顯示出被困者身體的熱量,從而幫助救援人員很快確定被埋在廢墟底下或隱藏在塵霧后面的被困者的位置。
聲波振動生命探測儀尋找生命靠的是識別被困者發出的聲音。這種儀器有3至6個“耳朵”——振動傳感器,它能根據各個“耳朵”聽到聲音先后的微小差異,采用逼近法來判斷幸存者的具體位置。說話的聲音對它來說最容易識別,因為設計者充分研究了人的發聲頻率。如果幸存者已經不能說話,只要用手指輕輕敲擊發出微小的聲響,也能夠被它聽到。即使被埋在一塊相當嚴實的大面積水泥樓板下,只要心臟還有微弱的跳動,探測儀也能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