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擬,是一種修辭手法,就是摹仿已有的詞句,加以改造,臨時造出一個新的詞句,即“舊瓶裝新酒”。由于仿與被仿者之間的反差很大,甚至將毫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到一起,因而能產生幽默風趣的表達效果,給讀者以很深的印象。仿擬一般有仿詞、仿句、仿文幾種。
1.仿詞。比照現成的詞語,臨時仿造出新詞語。如:
(1)有些天天喊“大眾化”的人……實在他的意思仍是“小眾化”。(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小眾化”仿“大眾化”,反義仿擬富有幽默、諷刺色彩。
(2)過去不識字的叫文盲;現在不懂科學技術的叫科盲。“科盲”仿“文盲”,語言新鮮風趣。
(3)殊不知那一面,何嘗不“疾善如仇”呢?(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疾善如仇”是仿“疾惡如仇”。仿與被仿者之間的意義是相反(或相對)的。
(4)口語“趕快下班,請勿逗留”,被香港一美容院仿用作廣告詞:“趕快下斑,請勿痘留”。“下斑”仿“下班”,“痘留”仿“逗留”。若以常規而論,這話可謂錯矣,但“錯”得巧妙,令人過目難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
2.仿句。仿照已有的句式、語氣、修辭等,臨時創造新的結構相同的句子或段落。如:
(1)正可謂“坐而喧嘩者,一家歡也;喜上眉梢,欣欣然其間者,老媽笑也!小作者巧妙仿擬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太守醉”的語句,新穎別致,妙趣橫生,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家庭溫馨圖”。
(2)站在食堂里,長長的隊伍讓我差點兒失去信心。望著那一盆盆正在消失的飯菜,我雅興大發,喜得一經典句:“錢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這食堂的菜,那原本不是菜,吃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菜。”仿擬魯迅的句子,調侃味十足,讓人忍俊不禁,又感慨萬千。
(3)調皮的小東說:“是昨亦考,今亦考,明日復亦考,然則何時能樂耶?其必曰:考試自得其樂。”仿擬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句子,風趣詼諧。
3.仿文。依據原作的語言形式,改變原作的內容,重新謀篇立意,創作出體式相同、風格迥異的新詩文。仿文大都是仿擬古詩詞。如:《傳球多助,獨貪寡助》: “速度不如技術,技術不如配合。一人防守,兩人助攻,飛身上籃而不進,夫飛身上籃,必有速度極快者矣,然而不進者,是速度不如技術也。個非不高也,體非不壯也,前場非不空也,技術非不好也,被人蓋帽,是技術不如配合也。故曰,突破不以速度之快;上籃不逞技術之精,進球不靠匹夫之勇。傳球多助,獨貪寡助。寡助之至,隊友惡之,多助之至,對方亂之。以對方之所亂攻隊友之所惡,則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妙趣橫生,令人過目難忘。
又如:一學生的習作《感冒詩》:“近日感冒,多日未愈,痛苦至極,聯想卓文君思君之痛苦,心生感慨,遂改其詩。
一病之后,二孔堵塞,以為是三四天,又誰知五六周,七門課程無心學,八孔豎笛無意奏,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庭院我眼望穿,百痛苦,千心煩,萬般無奈去醫院。萬語千言把己怨,百無聊賴,十依闌干,九九重陽看花殘,八月中秋月圓花好病纏俺,七月半燒香點燭拜祖罵蒼天,六月伏天知了聲聲嘶竭我更煩,五月天氣如孩兒臉變化多端,四月萬物復蘇我獨眠,三月桃花又被風吹散,病呀病,巴不得這輩子沒有第二回,一世永不與你再相見。”
再如,某班開學時,師生團結,班紀嚴明,成績優異,后來放松了要求,這個班亂七八糟。一學生仿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寫詩一首于此班教室門上:“去年今日此班中,老師學生同用功。老師不知何處去,學生日日醉春風。”幽默詼諧,語含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