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伊拉克戰場的實戰檢驗,美國人開始對M4卡賓槍所采用的導氣管式導氣系統的可靠性提出質疑,轉而趨向于活塞式導氣系統。精明的商家不失時機地推出了采用活塞式導氣系統的武器,如HK公司的XM8,FN公司的SCAR,COlt公司的M5等。對于美軍來說,要徹底換裝M4卡賓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便有公司獨辟蹊徑,研制出了導氣系統轉換裝置,這便是美國AREs防務公司的GSR-35轉換裝置——
讓人一見傾心的“黑閃電”
M16/M4系列步槍采用導氣管式(氣吹式)導氣系統,即槍彈被擊發后,火藥燃氣經導氣孔、導氣管直接進入槍機框、槍機之間的氣室,進而推動槍機框后坐。這種導氣系統的弊端是,直接進入氣室的火藥燃氣會將一些未充分燃燒的火藥殘渣或其他一些污物帶進槍機機構內,使槍機運動不順暢,并可能發生射擊故障。這也是近期不斷有媒體質疑M16/M4可靠性的原因之一。

前不久,美國陸軍曾在沙塵環境下對M4、MK16、XM8、HK416共4支槍的可靠性進行對比測試,這4支槍中,除M4采用導氣管式導氣系統外,其余3支槍均采用活塞式導氣系統。測試結果表明,M4故障率最高。盡管測試后美國軍方仍稱M4是比較合適的武器,并繼續追加其定購量,但M4在對比測試中的表現無疑會對質疑聲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實,針對M4的全槍構造,已經有公司提出了將其導氣管式導氣系統轉換為活塞式導氣系統的改進方案,本文要介紹的GSR-35“黑閃電”(black lighting)導氣系統轉換裝置就是美國ARES防務公司針對此提出的一項改進方案。
GSR-35“黑閃電”導氣系統轉換裝置使用了原槍的導氣箍和準星座,但替換了原槍的護手、槍機框和導氣管,因采用活塞式導氣系統,原槍機中的氣密環也就用不著了。
相比于原有的護手,新護手中的上護手沒有設計鋁質隔熱層,這樣便于清理安裝在原導氣管位置的活塞筒。GSR-35上也可選用自由浮置式的URX-P型護手系統,這是奈特軍械公司專為GSR-35導氣系統轉換裝置設計的。URX-P系統不僅提供了一個可以加裝附件的固定式導軌,同時還有一個可拆卸的上導軌,使得對GSR-35的活塞進行拆裝和清洗變得非常方便。據悉,ARES防務公司正在研制另外一種名為RASP的護手。由于涉及專利,關于RASP的詳細資料現在尚不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它會是標準軍用皮卡汀尼導軌型護手,同URX-P系統一樣,上導軌是可分離的且足夠堅固,該導軌可以安裝M20340mm榴彈發射器。

為了使用活塞來代替彎曲的導氣管,轉換裝置中的活塞筒被移到了比原導氣管前部更高的位置,活塞筒通過一個轉向管與準星座連接,氣體經導氣孔、轉向管,直接進入活塞筒作用于活塞的前端面。活塞后面是活塞桿及活塞簧。
射擊時,活塞桿向后方運動,通過槍機框上的一個突起推動槍機框后坐,這個突起的位置比原槍機框上導氣座的位置向后移動了一些,以減小槍機框翻轉的趨勢。另外,作為全新設計的活塞系統,GSR-35中的槍機框增大了支撐面,可以對槍機框上部和底部進行支撐,來應對射擊時可能出現的翻轉現象。該系統的設計者說,增加支撐面及槍機框碰撞點的后移,解決了槍機翻轉的問題,槍機框結構的變動,將使槍機的后坐速度降低,并使武器的理論射速降低,延長槍機和抽殼鉤的使用壽命。
高質量的槍機框是GSR-35整個系統的核心。將這樣一套系統結合在M4卡賓槍上,總是讓人心動的。
與M4的結合
安裝GSR-35“黑閃電”時,使用的均為M4卡賓槍上機匣的零件,而且不需要更換槍機、槍管等部件,因此,該系統的性價比非常高。
除了M4之外,適用于AR-15/M16的GSR-35“黑閃電”導氣系統轉換裝置將很快產生。
使用GSR-35改裝后的卡賓槍,不論用什么方式射擊尚未發現任何故障和任何槍機框翻轉的跡象。
精度方面,安裝在不同的機匣上,使用0.223英寸口徑的商業用彈,分別射擊1000發和200發彈后,91.4m距離上的散布一直在38-51mm之間。
改裝過的M4卡賓槍還可以加裝新型的裝有導軌的集成握把系統。只要集成握把系統安裝跟軍用標準皮卡汀尼導軌同等剛度的導軌時,它就能夠保證零位不變。該系統可以輕易裝上戰術手電和激光器。

不過,安裝轉換裝置后,M4卡賓槍的可感后坐力是否有所增大尚在進一步探討之中。
那么,活塞式導氣系統能夠解決M16武器家族的問題嗎?尤其是該武器用于中東地區時,其可靠性能滿足要求嗎?答案還不是很確定。美國的一些軍事專家相信活塞式導氣系統能夠解決此問題,三角洲部隊已經購買了數百支采用GSR-35的改裝型M4,裝備一些駐阿富汗的美國空勤人員。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的一些人員對采用活塞式導氣系統的M4卡賓槍也很感興趣。
GSR-35的開發研制,顯示出美國人對M16/M4的改進一直在進行之中。
編輯 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