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中國大學生較之以往更加支持國家的崛起,積極在中國現行政治體制內作出努力。
多數學生認為,政府在發展經濟和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支持政府的領導才是愛國主義的最佳表現。近幾個月,西藏事件、四川大地震以及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學生們集會抗議外國對北京西藏政策的批評,還常常稱贊中國政府對四川大地震作出的反應。成千上萬名北京學生成為奧運志愿者,參與奧運會的后期保障,他們把舉辦北京奧運會視為國家的一大勝利。民眾對政府的擁戴在四川大地震后達到高潮,他們贊賞中央政府及時向災區派遣部隊和運送賑災物資,特別是總理溫家寶在地震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迅速趕赴災區。
時下的中國青年有更多的渠道可以接觸境外媒體的報道和各種消息,他們多數人感到西方對中國和中國政府存大嚴重的誤解。當火炬傳遞在一些西方城市遭到抗議時,這種感情迸發出來,許多中國學生對發生的抗議感到不滿,紛紛舉行各種游行示威活動抵制西方企業,予以還擊。
中國的年輕人常把政府與國家兩個概念畫上等號。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在30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出生的,親身經歷了中國經濟騰飛,他們對政府的支持也根源于此。經濟繁榮在政府贏得學生支持的過程中發揮了主要作用。在上世紀80年代,學生們的不滿一部分是因為殘留的計劃經濟體制扼殺了青年人的發展機會,如在畢業分配制度的限制下,很多學生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
今天的中國學生生活在相對富足的時代,由于高校擴招,更多的學生得以進入大學。英國沃里克大學的講師克林頓稱:“現在的中國學生都是實用主義者,有很多經濟因素促使他們堅持當前的這種愛國主義。”
(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