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互聯網將崩潰”的論斷,是由美國調研公司Nemertes在2007年11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給出的結論。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除非互聯網骨干網運營商能夠投入高達1370億美元拓展容量,否則現有互聯網帶寬將在兩年內耗盡。”在這之后,“2010年互聯網崩潰”的說法在國內外演變成高度恐慌,以至于今年4月專門在美國波士頓召開了一次國際會議討論這個問題。在剛剛結束的NGN年會上,人們再次談論起了這個話題。
互聯網10年,互聯網行業高歌猛進,創造了多少神話、偉人和奇跡?;ヂ摼W的故事引來無數的青年前赴后繼地投身于其中,尋找他們的夢,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可是,這個神話,這個奇跡,將止于2010年。從現在起,只剩下最后的短短兩年時間了。
互聯網10年,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方式。很多人告別了紙郵,改用電郵;很多人告別了印刷品和一切印在紙上的文檔,改在網上閱讀學習和工作?,F在我們在網上聽音樂、下大片、看視頻,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體驗!我們期待著未來,在網上直接收看高清電視和高清大片。可是,據說,我們的夢要碎了。2010年以后互聯網再也沒有多余的帶寬了。我們只能在網上看低清晰度、低質量的小電影,花數天時間下載一部大片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將是一件多么悲慘、多么令人傷感的事情。現在我們更愿意相信,互聯網將要崩潰,只是一個聳人聽聞的說法,并不會真的發生。
但是,支持這種說法的論據看起來相當有力量。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絕大部分網民也就發送僅占幾個字節的文本電子郵件,當時美國境內每月的數據傳輸總量也就幾個TB(1TB=1000G)而已?,F在,全球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一天的數據流量相當于750億封電子郵件。目前美國視頻網站一個月的流量就等同于2000年全世界范圍內互聯網的所有流量。另據美國互聯網創新聯盟預計,互聯網用戶今年將生成161EB(1EB等于11億GB)的新數據。互聯網流量每12個月就翻一番,比摩爾定律厲害多了。
網絡專家比爾#8226;湯普森(Bill Thompson)認為,上個世紀90年代網絡經濟繁榮期間,各大電信公司曾為網絡基礎設施投入了大量資金,但2000年之后此類投資將不再大幅增加。自那時以來,各大網絡公司都是在消耗上個世紀90年代末網絡基礎建設的成果。也就是說,如果電信公司不立即投入1370億美元巨資進行大規模的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帶寬只會越來越少,直到被耗盡。
好消息來自歐洲。英國《泰晤士報》4月6日報道,歐洲今年夏天將全面測試超高速互聯網,一旦成功,一秒鐘就能下載一部大片。但是網絡專家也指出,超高速互聯網離商用可能至少還要10年。
由此看來,雖然互聯網不至于真的崩潰,但也遠水難解近渴。因此把“崩潰說”改一下:2010年互聯網將大堵車,也許一堵就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