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戰中德軍使用的沖鋒槍,人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MP38和MP40沖鋒槍。德軍最早采用沖鋒槍始于一戰時期——這就是MP18沖鋒槍,其在戰壕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1936年,德軍沖鋒槍換裝,要求以厄爾瑪公司最新生產的、質量較輕的沖鋒槍來取代MP18沖鋒槍。新型沖鋒槍于1938年開始采用,此即為MP38沖鋒槍。其在二戰伊始就裝備德國機械化步兵部隊和空降部隊,并深受歡迎。隨著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槍械的零部件也開始大量采用沖壓加工,生產效率大大增加,出現了MP38的改進型MP40。本文主要介紹MP38/MP40這兩種沖鋒槍使用的彈匣袋及其他附件。
彈匣袋及其變型產品
德軍士兵是根據任務需要配發MP38/MP40沖鋒槍,彈匣袋也會隨槍一起配發。由于MP38和MP40沖鋒槍的裝備數量巨大,所以彈匣袋的式樣也非常多,令人眼花繚亂。
MP38/MP40沖鋒槍的彈匣袋主要有初期型和后期型兩大類。由于制造商及使用材料不同,以及持續戰爭造成的物資供應不足,彈匣袋的初期型和后期型均有多種顏色和質地的變型產品。另外,彈匣袋上使用的掛帶的材質也有所不同,最初使用的是布制掛帶,布制掛帶還分為棉質及化纖等幾種質地;后期改用皮制掛帶,有黑色和棕色兩種。
MP38/MP40沖鋒槍的彈匣袋有左側用彈匣袋和右側用彈匣袋之分。裝備時可選擇左右都裝備,也可任選其一。其中,左側彈匣袋的最左方還附有一個小袋子,可以放置彈匣裝彈器等小型配件。一個彈匣袋可以裝3個彈匣,材質有皮制和布制兩種,并且布制彈匣袋還有各種不同顏色的變型產品,如卡其色系、橄欖綠色系和藍色系等。另外,即使使用材料相同,但由于生產商和生產年份的不同,也有很多不同的變型產品存在。
彈匣袋上的標記一般印在彈匣袋背面,表示所配用武器的種類及生產商、生產年份等。后來,彈匣袋背面的掛帶改為皮制,標記就印在掛帶上。
初期型彈匣袋
初期型彈匣袋的特征是設有D型掛環,斜裝在彈匣袋一角。這個D型掛環主要用于連接槍背帶上的Y型吊繩。彈匣袋掛在槍背帶上時,彈匣袋蓋子朝向身體內側斜上方,有利于快速取出彈匣。這種彈匣袋在當時的戰場上使用非常廣泛,即使德軍后來配發了后期型彈匣袋,初期型彈匣袋也仍在各戰線使用。
后期型彈匣袋
后期型彈匣袋對初期型進行了一些小改進。主要改進之處是將D型掛環改在彈匣袋的側面,并且D型掛環由一根伸長的皮帶與彈匣袋相連,而不像初期型那樣直接縫制在彈匣袋上,這種設計有助于更好地保持彈匣袋的平衡。
皮制彈匣袋 皮制彈匣袋是后期型彈匣袋的一種變型產品。其全部由皮革制成,很少配發戰斗部隊,只供師團級部隊和義勇軍部隊使用,但也有說法,其是面向警察部門及治安部門的產品。
車載型彈匣袋 除了步兵用彈匣袋外,還有一種車載型彈匣袋,主要是供戰車及裝甲車輛成員使用。通常這種彈匣袋和槍一起固定在車內的指定擱架上,可攜帶6個彈匣。由于攜帶彈匣的數量較多,所以也有空降隊員使用這種彈匣袋。
其他附件
二戰時期,MP38/MP40的附件除彈匣袋外,還有槍背帶、彈匣裝彈器、槍口罩、清潔刷以及空包彈轉換器等附件。
MP38/MP40配用的皮制槍背帶,可使用金屬卡子調節長短,以保證使用者以合適的姿勢持槍,即使在很近的距離內,也可以可靠地進行射擊。
為了快速向彈匣內裝填彈藥,MP38/MP40采用了專用彈匣裝彈器,裝在左側彈匣袋附加的專用袋中。
為了避免彈膛內落入灰塵和異物,MP38/MP40還裝備了槍口罩。槍口罩采用金屬制,后來改為橡膠制。
清潔刷可用于清除彈匣內的污物。
空包彈轉換器供演習時發射空包彈使用,其為內置桿式,只要向外旋轉槍口螺母就可輕松安裝。
編輯 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