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曾于2005年12(上)期刊文《美軍新一代特種作戰突擊步槍——FN SCAR-L》,介紹了美軍對SCAR-L的需求,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US SOCOM)制定的性能指標、選型試驗,開發現狀等情況。現在,交付US SOCOM的第二代SCAR步槍已經定型為Mk16/17特種突擊步槍,其與第一代SCAR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請看——
FN SCAR發展之路
FN公司最初設計SCAR特種突擊步槍時,便將其分成兩大系統:一為輕型SCAR特種突擊步槍(SCAR-L),發射5,56mm NATO槍彈;一為重型SCAR特種突擊步槍(SCAR-H),主要發射7.62mm NATO槍彈。后者在經過簡單換裝之后,還能發射7.62mm M43彈(7.62×39mm)或美軍特種部隊正在研制中的雷明頓6.8×43mm彈。如今,對上述兩種槍進行改進后重新定型,US SOCOM將SCAR兩大系統分別命名為Mk16和Mk17特種突擊步槍。改進后的兩大系統,其外形、內部機構等方面都發生了不少變化。
Mk16/17特種突擊步槍除了標準型之外,還可依需要換裝不同的槍管和槍托組件以滿足不同任務需求。不論輕型MK16或重型Mk17,在換裝短槍管之后,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Mk16/17近戰型卡賓槍(Mk16/17 SCAR-CQC),而裝上長槍管和可調整貼腮板槍托之后,就變成了Mk16/17狙擊型步槍(Mk16/17 SCAR-SV)。
除了可以靈活“變身”之外,MK16/17特種步槍還可加掛Mk13榴彈發射器。
四大變化
變化一:機匣

FN SCAR的上、下機匣用前后兩顆銷釘結合。早期樣槍的上、下機匣均由金屬制成,金屬機匣的優點是堅固耐用,但缺點是重量較大,而早期測試中主要出現的問題便是重量。許多參試的士兵都認為,FN SCAR的重量若能進一步減輕的話將會更有利于長距離攜行和射擊。
為了減輕重量,Mk16/17特種突擊步槍采用了工程塑料制的下機匣,而上機匣則采用了擠壓成形的鋁材。Mk16/17特種突擊步槍下機匣的外形特征與AR15/M16系列步槍的風格更為接近,其表面處理也由第一代的金屬黑色變成沙漠色。
變化二:彈匣
Mk16/17特種突擊步槍的發射機組件設計和M16系列步槍如出一轍,不論是快慢機或是彈匣卡筍的位置都大同小異,并且都采用左右手均可操作的設計。
MK16/17特種突擊步槍配備的彈匣為改良過的鋼制彈匣,此種彈匣可與M16系列步槍通用。雖然鋼制彈匣重量較大,但是能夠耐粗暴操作,不像M16系列步槍的鋁制彈匣那樣常會因為撞擊導致彈匣口部變形,影響供彈和射擊。
Mk16/17特種突擊步槍彈匣的主要改進在于彈匣卡筍,為了防止射手誤壓彈匣卡筍,在彈匣卡筍周邊也仿照M16A2設有防誤觸動凸筋。
變化三:握把
FN SCAR的一個很新穎的部件便是FN公司專門為其開發的握把集成系統(Grip Pod System),該系統是一個集成前握把和兩腳架的配件,可以安裝在任何皮卡汀尼導軌上。
Mk16/17特種突擊步槍在FN SCAR的基礎上主要改變了握把的防滑紋,以增加舒適度。
變化四:槍托
FN SCAR的槍托設計參考了HK公司研制的XM8突擊步槍。XM8突擊步槍計劃雖然最終以流產告終,但給FNSCAR研制者以不少啟示。兩槍不論外形還是操作方式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Mk16/17特種突擊步槍為了進一步縮短長度,槍托除了可以伸縮之外,還能夠向機匣右側折疊。
改進后的槍托采用新的合成材料,進一步減輕了全槍重量,并增加了一個可調整的貼腮板,使射手用最舒適的方式進行肩射。
下一代突擊步槍的候選者

在一連串的射擊測試中,Mk16/17特種突擊步槍都展現出優異的可靠性,包括在沙漠以及灘涂地區進行射擊測試時,都能夠在絕大部分狀況下正常運作,就算出現故障也都可以在數分鐘內由射手直接排除掉。
由于Mk16/17特種突擊步槍的測試結果尚令人滿意,而且美國陸軍又宣布取消XM8突擊步槍計劃,因此有不少觀察家認為Mk16/17特種突擊步槍在取得US SOCOM嚴苛測試后,將很有可能成為美國陸軍新一代制式突擊步槍的有力候補。目前美軍特戰司令部計劃采購84000支Mk16標準型、28000支Mk16近戰型、12000支Mk16狙擊型、15000支Mk17標準型、7000支Mk17近戰型和12000支Mk17狙擊型。
進入量產后的MK16/17的伸縮槍托將改成較為簡單的直線外形,并且改用略有弧度的托底板,另外還在托底板和槍托上加上防滑條紋。Mk16/17特種突擊步槍的人機工程學設計良好,雖然空槍質量已經和一支滿彈匣的M16A2相去不遠,但是實際拿起來的感覺卻相當輕巧,這主要是因為Mk16/17特種突擊步槍的配重良好,因此拿起來相當省力。而新設計的槍托雖然看起來較為直線化,但是從實際貼腮瞄準的感覺來說,還是相當舒適的,而可調整的貼腮板更是讓射手不會為了遷就瞄準基線而有不自然的射擊姿勢。
編輯 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