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案例
周女士現年30歲,從事財務管理工作,月收入4000元。丈夫王先生現年34歲,在一家IT公司做技術工程師,月收入8000元。夫婦二人均屬白領階層,有一個5歲的男孩。
夫妻二人在成都購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住房貸款已提前還清,沒有任何負債。夫妻倆財務上主張適度消費,每月消費后略有節余。
二人所在單位都為其上了社保,兩人也都買了商業保險,月支出共1300元。
資產分析
周女士家庭現有現金及活期儲蓄4萬元,銀行一年定期存款4萬元。
從家庭財務數據可以看出,周女士家的財務狀況還不錯,房子已經購買,且沒有負債,儲蓄率達到25%。
但是從家庭投資結構分析,周女士尚沒有明確的理財觀念,投資渠道只有儲蓄;周女士的孩子快要讀書了,家庭將面臨子女教育這一剛性的現金流出,未來孩子讀大學是筆不小支出,應及早準備。
理財目標
1、為孩子準備教育金,可以做短期投資,也可以接受長期規劃。
2、盤活現有資產,適當做些理財投資。
理財規劃建議
1、教育規劃:根據現在城里孩子教育費用,大學5萬元左右,考慮通貨膨脹率2.5%,15年(孩子20歲讀大學)后需約8萬元。建議以每月定期定額投資的方式,專項準備教育金。可以投資于基金。由于投資期較長,平均回報率較穩定(預期回報率10%),每月只需投入193元,就可輕松籌備子女的教育費用。
2、保險規劃:保險支出大約應占收入的10%,保額大約為收入的10倍,這是保險的雙十原則。目前周女士夫婦的保險支出基本合適,不用調整。
3、投資規劃:對銀行存款,建議保留5萬的應急準備金即可,其余可以投資于基金產品。每月結余的3000元亦可采取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基金。
4、保健美容計劃:“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周女士和丈夫王先生日常工作忙碌,在進行投資規劃后,家庭收入提高的狀態下,也可安排健身美容,兩人每月花上1000元,作健康保健。
理財建議
從上述資金需求看,周女士家庭需要做一些投資,來實現家庭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
1、基金理財
從周女士家庭的實際情況來看,兩人日常工作比較忙碌,都不具有足夠的證券投資專業知識。因此,購買基金是一種間接參與證券市場投資的較好渠道。投資基金前,應留出足夠的現金資產,作為應急準備,一般至少能應付4至6個月家庭的必要支出,即銀行存款保留5萬元應急。
周女士家庭房子已經購買,未來大數量支出主要在于孩子的教育儲蓄,兩人性格沉穩,投資以穩健型組合為宜。2008年股市步入熊途,2009年震蕩盤整不可避免,在組合選擇上應采取攻守兼備型策略。購買的基金要長期堅持,能持續分享理財碩果、規避風險。
2、購買國債
國債的收益率是固定的,最新發行的憑證式國債,3年期利率5.74%,5年期利率6.34%,且本金沒有任何風險,也是非常理想的保守型投資品種。但是購買國債存在央行加息后的利率風險。如此說來,4成國債配合6成債券基金的理財方式,既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又可以化解利率風險,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基礎上又能獲得較高的收益,應該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3、銀行理財產品
周女士夫婦可以選擇購買銀行短期(2-3個月)理財產品,占現金資產的70%。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為3%-6%不等,高于銀行的半年定存利率,且本金和收益都是有保障的。短期理財產品期限越短,與同期定期存款相比,性價比越高。
4、銀行存款理財
9月以來,央行四度降息并且今后持續降息的可能性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周女士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對銀行儲蓄8萬元進行有效理財。
“現金為王”是現階段投資理財的最高原則,對儲戶來說,“分散儲蓄”是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必要條件。眼下,多數人預測這波經濟衰退期至少2年,全球央行都一致采取降息政策。因此,周女士應盡量選擇存較長的定期,將利率鎖在高位;如果注重投資并預期股市明年將回暖,需要預留資金應備的話,可將定存分筆存,提高流動性。周女士的8萬元存款可以按不同期限(3個月起)、不同金額分成5-6個定期存單,每個存單的到期日不同,這樣資金流動無虞,定存可當活存用,而利息則比活期高出數倍。
此外,可選擇存款組合:以定期為主,通知存款為輔,少量的活期。在經濟下滑時,多選長期定存,以鎖定高利率;在經濟低谷時,多選短期的定存,存期一般不宜超過3年,以給自己一個靈活性;當經濟開始好轉時,不存長定期,改以長線投資為主。周女士在任何階段都應該堅持教育儲蓄,零存整取既可享受同期整存整取的利率,同時還不征利息稅。
如果遇到急事需要用錢,可將手上的定期存款,辦理部分提前支取或存單抵押貸款,這樣利率損失可降至最低。
5、保險理財
投保分紅型兩全保險,讓保險在家庭資產中占30%。為滿足家庭中長期理財需求,周女士可以選擇一款集投資、分紅、保障為一體的保險,10年期,3年限繳。這類保險繳費期短,保障期長;能及早領取,盡快獲利;可獲得高額生命保障。
6、信用卡理財
周女士可以辦有2張信用卡,信用總額為5萬元,分別與工資借記卡和理財借記卡掛鉤。日常千元以下的小額消費,使用與工資卡掛鉤的信用卡,設置自動還款,這樣就不會出現遺忘還款的情況。而消費大件商品時,如購買空調,辦美容健身卡等,使用與理財借記卡掛鉤的信用卡,然后申請12個月的分期付款,分期付款年手續費率為7.2%。此后便將理財卡上的貨幣基金設置定期贖回,贖回的額度與信用卡每月還款額相符即可。這樣做便可投資消費兩不誤。省下來的大額現金,既可以去投資貨幣基金,還可以去購買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
巧用信用卡授信額度
要想讓信用卡成為我們的理財好幫手,除了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控制信用卡的數量外,還需要巧用信用卡的授信額度。
合理控制透支上限
建議年輕人的信用卡透支總額度控制在約3個月的收入,沒有固定收入的大學生則應將初始信用額度控制在2000元以內。
對于理性消費者來說,信用額度以6-12個月的收入為宜,不宜更高。
工作變動頻繁或者是自己當老板的創業者,由于每月收入缺乏穩定性,因此應該將信用卡授信額度控制在較低的范圍內。比如上年收入的20%-40%。
梯度分配授信額度
對于理性消費者來說。可以運用2-3張信用卡進行組合使用。在信用卡授信額度的分配上,同樣需要幾張信用卡進行分工合作。
當然,如果兩張信用卡的信用額度都不夠高,或者想享受其他信用卡特約商戶所帶來的優惠,也可以采用3張或以上信用卡搭配使用的辦法。但日常消費最好使用一張信用額度相對較低的卡,這樣不僅可以讓刷卡積分得以集中在一張卡上,也可以盡量避免沖動消費帶來的不良后果。
適當提高取現額度
如果用好了信用卡的透支取現,還可以為家庭資產增值。一方面,雖然信用卡取現的日利息達到0.05%,但由于借款時間短(一般在一周以內),所以利息的絕對值很低。另一方面,在沒有發生意外的情況下,這筆錢可以長時間地獲得更高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采取透支取現還要考慮透支交易手續費的問題。那些取現手續費較高,且沒有上限的信用卡并不適合當應急準備金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