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580億美元的全部家產捐獻出來,比爾·蓋茨完成了由“首富”向“首善”的完美轉身。這位10次訪華的全球公民,始終對中國懷有一種微妙的情感。
連續13年頭頂“全球首富”頭銜的比爾·蓋茨幾天前公開表態,會將自己580億美元的家產全部捐給慈善基金會,不會給孩子們留下一文。
“這是我和妻子的共同決定。” 蓋茨說,“我們希望以最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
從6月27日起,蓋茨將退居微軟二線,只保持公司非執行主席一職。其主要時間和精力將集中打理“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同饑餓、貧窮和疾病相比,操作系統并不重要。”在最近的幾年中,蓋茨在不同的場合總喜歡這么說。
早在1993年和父親首次探訪非洲后,蓋茨就逐漸意識到自己“不是這些財富的擁有者,而只是暫時的保管者”。據接近蓋茨的人士透露,蓋茨想用自己的財富幫助人類實現“平等”,所以退休后,中國可能成為其造訪的首選地之一,他認為中國在解決貧困問題上很有經驗,他想嘗試挖掘中國農業的精髓,去解決非洲人民的糧食問題。當然,北京奧運會是最直接的誘惑。
全球公民
“蓋茨不屬于美國,他是一位‘全球公民’。他創造了屬于全人類的商業神話,還將譜寫屬于全人類的慈善傳奇。”IT界的不少人士持這樣的看法。年初,在美國微軟總部采訪時,一位接近蓋茨的微軟華人高層就向記者表示:“蓋茨看世界的視角,越來越站在全人類的高度。”
前不久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的中美洲開發銀行年會上,比爾·蓋茨表達了兩個觀點: 其一,中國財富的日益增長對全世界是件好事; 其二,美國的影響力將下降到與其人口在全球中所占比例相適應的水平。
“中國富裕起來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更多的人將會受到教育,這意義重大。”蓋茨說,“如果你真的關心人權狀況,那么中國越富裕越好。”而對于美國,蓋茨則直率地表示: “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削弱美國的優勢,美國人口只占全球的5%,因此未來某個時候,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下降到5%是比較合適的。”
在美國作家珍妮特·洛爾的筆下,蓋茨“除了那發自成人腦袋和聽起來卻似青少年的聲音外,他完全不是一幅笨拙、古板、不善交際的討厭鬼形象。他,嗜好運動,是技巧嫻熟的滑水和溜冰愛好者,撲克牌高手,而且相當喜歡交際,熱愛跳舞和聽音樂。” 而記者在去年蓋茨訪華時卻感覺,戴著清華大學的博士帽的他,有著50歲的臉龐、30歲的身材、20歲的表情、10歲的笑容。
正是這位聲音和笑容都類似青少年的比爾·蓋茨,在過去的33年中,不僅造就了一家偉大的公司,而且改寫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對人類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報總編輯孫定認為,蓋茨是與孔子、柏拉圖、亞歷山大、凱撒大帝、瓦特等并列的千年偉人,是蓋茨促使人類社會從物質文明邁向信息文明,從傳統經濟跨入知識經濟; 而Windows是全球化的人類信息文明的起點和基石。
對于人類而言,Windows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產品,還是全世界人們所共同的生活方式。“Windows和其上各種軟件的圖標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當代象形文字,其中的菜單,比如Save、Delete等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概念,而點擊、拖拽等則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動作。”
中國表情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公司董事長張亞勤用“閃爍著人性的智慧與光輝”來形容比爾·蓋茨。
“蓋茨是一個對技術有熱情、對人類有使命感的人。而且,這種使命感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裝出來的。”和比爾·蓋茨相識了16年的張亞勤說。
2004年,張亞勤離開亞洲研究院調回美國,負責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開發,蓋茨成為了他的“導師”; 2006年張亞勤回到中國組建微軟中國研發集團。自然而然地,張亞勤成為蓋茨了解中國很重要的一個窗口。
在張亞勤看來,蓋茨有著很濃厚的中國情結。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只身一人跑到北京起,截止到退休前,蓋茨一共訪問中國10次。“他對中國很感興趣,希望能更多地理解中國。每次見到蓋茨,他都會欣然接受我給他‘洗腦’。”張亞勤告訴記者。
2007年4月訪華時,因一個會議臨時取消, 蓋茨就和張亞勤、陳永正、張宏江,劉鳳鳴等微軟中國的高層一邊吃麥當勞的漢堡,一邊聊天。他詢問中國政府的架構,中國農村里面怎樣選舉,中國的小學生為什么這么優秀。在美國總部,他甚至問身邊的華人高層,微軟的架構和中國政府的架構是不是很像。
“蓋茨覺得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學生,中國領導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強的。”張亞勤相信蓋茨說的是真話,不是外交辭令,“因為對他來說,已經沒必要再為了什么目的說言不由衷的話了。”張亞勤透露,2006年4月,胡錦濤主席到蓋茨家里做客前夕,平時講話不做排練的蓋茨,拿了稿子,排練了整整一個小時。“這可以看出他對胡主席的訪問十分重視。”
在對中國眾多的訪問中,2001年參加在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上蓋茨最得意。因為在晚宴時,中國的江澤民主席親自點名,讓蓋茨坐在他身旁。他倆聊了很長時間,非常投機,使其他的CEO和與會者都很羨慕。他們從養老金談到家庭,又從家庭談到IT,海闊天空,侃侃而談。
宴會后,比爾·蓋茨像孩子似的異常高興,對此贊嘆不已。據記者了解,當時主辦方本來是安排金牌贊助商美國FedEx的老板坐在江澤民主席的旁邊的。微軟中國區前總裁高群耀曾將此視為微軟在外交上的一次勝利。他認為,比爾·蓋茨并不是不善交際,而是往往把力使在刀刃上。
當然,蓋茨在中國也有表情尷尬、失去耐心的時候,譬如被大家多次問到微軟的產品為什么這么貴,跟PC機相比為什么明顯偏高時,蓋茨就會很不高興。有一年訪華,和科技部的部長們見面,在座的專家們問到“Linux”時,微笑著的蓋茨臉色一下沉了,不屑地說: “‘Linux’這樣的產品不行!對科技發展、市場競爭都不會起到好的作用。”對于中國的這些官員而言,他的表現難免有點太直率了些。
鏈接
“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成立于1999年,2005年的總資產額約在291億美元左右,是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會,為美國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會”的10倍、“福特基金會”的3倍。2006年,蓋茨好友“股神”沃倫·巴菲特簽署捐款意向書,正式將價值375億美元的捐款的5/6落入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而蓋茨夫婦所有的財產,都將留給這個基金會。因此,未來基金會的總資產將達到800億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