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逐年變暖、能源危機日益嚴重都在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歐美IT行業已經實施了更高的綠色標準; 中國也正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另一方面,有數據表明,2008年全球PC保有量將突破10億臺,而PC在使用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此外,廢舊電子產品的污染也已成為三大污染源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綠色PC的概念呼之欲出,產品更新刻不容緩。不僅是企業用戶,個人家庭用戶也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節能減排,因為它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然而,與分析師的預測以及上游廠商的努力反差極大的是,PC制造商似乎沒有“綠色”的動力。雖然他們也在配合業界發展宣揚綠色環保概念,但實際動作卻明顯滯緩。在中國市場,能夠買到的真正的綠色PC寥寥無幾,所謂綠色PC往往只是移接轉嫁了某些功能,但實際使用起來并沒有多少差異。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綠色PC的難產?是技術、成本問題,還是需求、意識問題?其實,綠色PC的發展進程并非只是軟硬件升級那么簡單。
標準缺失

在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下,PC廠商紛紛推出了主打“綠色”概念的PC。但目前中國并沒有制定行業綠色PC標準,廠商盡管在綠色概念上大下工夫,但其產品并沒有經過第三方給予定義和驗證,所謂的“綠色”仍舊停留在概念階段。如同品質指標一樣,“綠色PC”欠缺規范化標準,用戶和企業都無法從中長期獲益。
綠色是很時髦的詞,如今幾乎每個廠商都在談綠色,但由于業內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廠商們的認識也就不同,大多數廠商都沒建立完整的綠色PC體系。在收購IBM的PC業務后,聯想在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將綠色PC歸結為節能、環保和健康三個特性,這與傳統家電的綠色概念相吻合。
聯想的綠色PC來源于五個流程。一是研發設計,二是材料采購,三是生產管理方面的生產流程和檢測流程,四是物流交付,最后則是售后服務。這五個環節形成了一個有序的、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聯想通過嚴把研發關,控制材料采購和生產管理關,并完善物流交付和售后服務體系來實現自己的綠色PC理念。
如今,聯想已經推出多款針對大客戶的綠色PC,但在實際推廣中,卻遇到了麻煩。聯想集團大客戶業務臺式電腦總經理馬表示: “讓客戶認知并且接受是很難的。”馬說,沒有標準可循,用戶便無從了解各種指標的含義,“綠色”的說服力大減。而且,綠色PC其實對廠商的技術和流程管理有非常高的要求,標準缺失不利于規范市場,對產品綠色化進程也極為不利。
馬還表示,聯想現有相關團隊參與國家標準組工作,一方面響應國家需求,另一方面希望借助自身的技術資源,早日出臺綠色PC的相關國家標準。
成本壓力

在發展初期,奢望有一套完整的綠色PC體系是不現實的,做出滿足節能需求的硬件產品是綠色PC體系的基礎。
早期的計算機標準和規范僅僅側重于待機功耗,而由EPRI和Ecos Consulting開展的開創性工作已開始將重心轉向計算機內部電源的帶載效率。他們在2003~2005年間制定的測試規范為80 Plus的計劃奠定了基礎,該計劃要求計算機電源和服務器在20%、50%和100%額定負載點的能效均達到80%或更高,且真功率因數應為0.9甚至更大。
許多機構都同意向通過“80 Plus認證”的計算機制造商返還一部分錢,以此作為一項激勵措施,來鼓勵他們生產符合要求的PC。2007年7月,“能源之星”發布了經過重大修改的計算機規范(4.0版本),新規范不僅涉及了電源管理要求,還采用了“80 Plus標準”效率。此外,Climate Savers(拯救氣候行動計劃,由Google和Intel共同發起的計算機和服務器利益相關方聯盟)還提出了更為雄心勃勃的電源效率目標。因此,市場上理應有大量符合能源之星標準的機型可供消費者選擇。
但實際情況卻沒有這么理想。不僅是賣場中難覓身影,廠商官方網站中有關節能產品的介紹也是寥寥無幾。據80 Plus網站介紹,現在已有超過635種的電源通過相關能效認證。那么,PC機制造商為何不推出大量符合能源之星要求的PC以供選擇呢?消費者已清楚表明,他們喜歡購買符合能源之星的高效率產品,比如冰箱、空調等。難道計算機就可以例外嗎?
實際上,綠色PC在推廣過程中還遇到成本問題。據統計,綠色PC與非綠色PC的差價為5個百分點左右。企業負責采購的主管對這個差價十分在意,盡管“綠色PC”在日后可能節省更多的能耗開支,但這卻與采購部門沒有關系。如何協調企業中各個部門之間的利益,這是聯想在推廣綠色PC時遇到的另一個難題。
可以看出,不是廠商不愿意生產節能產品,而是價格作祟,中國用戶目前仍舊難以接受“花小錢、省大錢”的觀點。廠商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推崇概念,卻不跟進產品更無益行業以及自身的發展。節能環保是全球的發展趨勢,大勢不可逆轉,綠色PC的市場前景毋庸置疑。
“真正”的綠色PC

PC是否節約電能將是綠色PC的核心指標。除了能耗應有完整的標準可以遵循外,節能部件的選擇也很關鍵,例如配置節能顯示器、高效率電源、低功耗處理器和配件等。在硬件之外,PC還應具備專用軟件輔助電源管理,以提高節能效果。
環保的兩個關鍵點是材料控制與垃圾回收。PC組件應采用對環境無害的材料,包括電子器件和產品包裝。同時廠商要制定廢舊PC的回收計劃,回收同樣不限于PC本身,也要包括配件、包裝等附屬產品。
健康是綠色PC三個特性中惟一針對使用者提出的。靜音和防輻射能力需符合相關標準,不能對人體造成長期危害。應用安全包括抗靜電、過載保護、阻燃以及其他機械、化學危險的防治。這不同于產品可靠性,任何在PC使用中可能觸及的危險都應該被考慮在內,而不能將責任推卸于使用者。
可見,“真正”的綠色PC絕非功耗減少幾瓦、溫度降低幾度那么簡單,要做綠色PC,需要廠商指定完整的研發、生產和售后體系。